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25章 不如就现在(2 / 3)

此时,这小货车旁边还放着一辆双轮手推车。

沈苓让周游找了根绑带,将他自己固定在一边,便立刻忙碌起来。

装甲机器人稳步上前,稍微俯身拿起铲子。

一旁的周游虽还有些心猿意马,但毕竟不是初哥,倒是能强行扛着干扰开动脑子,问道:“你是怎么提高传感器的精度的?现在这手指动捕的精度很高啊。”

沈苓闻言,仔细琢磨了很久,似乎是在想着怎么组织语言,但片刻后她又摇了摇头,“这要解释清楚大概需要列举七八篇论文,你真想听?”

“那还是算了,太耽搁时间。”

“反正你只要知道其实即便是如今人类手指的移动精度,也远远没有达到设备的上限就行了。我们的工业水平早就迈入了纳米时代。那些精密加工的机械的精度也的确非常夸张。蒋周当初买这台机器人时花了大价钱,各方面配置都是顶级,甚至还用上了尚未对外公开的一些零部件,传感器的性能上限也远不只标注出来那样。它的上限非常高,我们只是稍微破解了传感器的功率锁定,就大幅度提高了精度。”

沈苓一边解释着,一边拿铲子从小货车上铲下一铲鹅卵石泥沙混合物。

周游也不再打扰她,而是只安静地观察着。

如此这般直到十五分钟后,沈苓自己有些累了,装甲机器人的各个关节部位的液压机构与电动机也稍有些升温,虽然温度指标远远没达到危险阈值,但沈苓还是决定稍微歇歇。

一旁的周游这才说道,“虽然现在手指可以控制了,看起来还挺不错,但机器人其实只有执行有预置程序的动作时才显得流畅自然,比如行走、站立、挥舞手臂等等动作。但在你拿起铲子挖土时,看起来还是显得僵硬死板。”

沈苓点头,“的确有这毛病,但也没办法,毕竟传感器的数量只有这么多,也不可能精准识别到每一个动作的细节啊。”

周游想了想,再问道:“沈苓你以前用过电阻屏的手机没有?”

“小时候我拆过我爸用的诺基亚5230,那个就是电阻屏的,怎么了?”

“能不能利用电阻屏的原理,在作战服的里层或者外层增加一个可多次弯折的柔性电阻屏的感应层。当人体弯腰亦或是做其他动作时,这感应层的表面将会因为褶皱弯曲而发生电阻变化,提供传感信息。然后再以电阻屏原理感应层收集到的信息模拟计算出驾驶员此时的身体姿态,与加速度计陀螺仪收集到的信息互为印证,增加一个相互纠错再微调动作的环节,是不是可以让装甲机器人的动作变得更拟人,更自然些?”

沈苓想了想,眼睛慢慢亮起,“的确可行。”

周游:“这会影响到机器人的动作延迟吗?实现的难度大不大?还有,沈苓你以前用过欧姆龙的微电流按摩仪吧?”

“用过,怎么了?我有时候头天如果慢跑太远,第二天会有点酸痛,会用它按一下。这次也都带来了。”

“如果将欧姆龙按摩仪的微电流刺激也结合上,是不是能稍微增加一点力反馈功能。比如当装甲机器人的重心向右侧偏移时,利用微电流的刺激,也让人体腰间右侧肌肉轻度收缩,那么人体也会同步做出轻微的侧向弯腰动作。其他的动作也同理。那么,人体与装甲机器人在感知上能做到勉强同步。”

沈苓想了想,“是这道理,我记录下来,回头慢慢琢磨。”

二人东拉西扯闲聊了几分钟,装甲机器人的各关节与电机冷却完毕,倒是又能干活了。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沈苓大概填完了约莫三分之一的踏步石之间的间隙。

她先将装甲机器人移动到停靠在路边的九号电动卡丁车上,然后断开同步链接,再转为手机改的操作台控制着电动卡丁车,又踩着电动卡丁车去到阴凉地方,也就是中庭院落里的凉亭下。

随后沈苓重重喘了口气,抹了把额头的汗水,“这也太难了点。没想到会这么累。机器人还能续航,我自己倒是先扛不住了。以为两个小时就能搞完呢,现在看来似乎我一整个下午都得陷进去。看来下午时我得通知其他人,这路一时半会儿修不好,亏得我先前出发时夸下海口,这下丢人了。”

旁边的周游笑道:“一方面是因为你得随时保持动作,肯定是有些体力劳动的强度的。另一方面,我感觉你还是很紧张,动作都显得僵硬,这消耗了多余的体力。还有,你虽然可以勉强穿着这身动捕服装,但毕竟做不到完全的合身,也加大了你的操作难度。”

“是这样。”

“不然,等会就换莪来吧。我看了这么久,大概也会了。”

沈苓闻言兀自有些不信,“真看会了?这么简单的吗?”

“不简单,但也不难。”周游笑了笑,“你不是和人承诺过下午能完工,还得给国家机器人研究院提交报告吗?耽搁了实验进度,让别人久等也不好。”

周游说得很随意。

但其实他有两层目的。

首先,作为综合增幅比例极高的超限者,又经过多次实战蜕变,他对身体的精准控制水平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