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五部分 重要参考文献(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十三、实行面向基层就业的定向招生制度。根据基层的实际和需要,适当采取优惠政策,面向中西部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毕业后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和艰苦行业就业。要严格招生管理,严格执行定向招生协议,保证招生工作公平公正,保证这部分学生完成学业后到协议单位服务。高等职业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广泛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积极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努力为基层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和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实用人才。

十四、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要与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合作,共同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的沟通,逐步建立起统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实现高校、省、国家三级就业网的联通和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及时发布需求信息,为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方便、快捷、覆盖面广、资源丰富的信息平台。各级政府要统筹高校毕业生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建设,使现有各类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实现联网贯通,加快建设统一的人才市场。当前应在已有的市场内开设不同类别的专业市场特别是面对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市场,提高供需对接的针对性,既方便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也帮助用人单位选用合适的高校毕业生。

十五、面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要根据国家发展和社会需要科学规划高等学校的区域布局和层次结构,明确不同层次高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要加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分析和预测,保持合理的招生规模,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要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和社会实践,提高毕业生适应市场和基层需求的能力。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指导,开设有关职业生涯发展辅导课程,帮助他们确立面向基层的职业意向。要把教育、指导和帮助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力整合校内资源,形成所有部门和教师共同关心和促进学生就业的强大合力。

十六、加强对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的领导。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整个社会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注意结合本地实际,明确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创新工作方法,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抓紧抓好。要从政治上爱护、工作上关心在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积极为他们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贡献才智创造条件。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建立扎根基层、建功立业优秀人才评选表彰制度。

[文献3]

广阔基层 放飞梦想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增长,总量已由1999年的101万人,迅速增长到2005年的338万人,预计今后几年每年还将新增60万人左右。

一方面,日益庞大的高校毕业生队伍面临就业难题;一方面,广阔的基层特别是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迫切需要人才。怀揣着梦想,高校毕业生该如何寻找成才的支点?

想去基层不容易

近年来,在各方努力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5%左右。但数字背后有隐忧,细细分析,情况不容乐观,问题不容忽视。资料显示,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并不平衡,到基层、西部、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的毕业生数量仍然不多,而且不太稳定。

据辽宁省有关部门统计,全省高校毕业生大都集中在沈阳、大连等大城市,而辽西北地区、县城等基层单位人才相对匮乏。

近年来,四川省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都在10万以上,毕业生选择就业去向大都局限于城市,以至于全省各级公务员招考都空前火爆,有的地方县级公务员招考比率竟达到1:100.而县级以下的乡镇及农村则很难吸引到毕业生。

湖南郴州市北湖区的引才经历颇有代表性。2004年,该区拟选调5名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挂职锻炼,但报名的仅8人。“好不容易通过高考跳出农门,出来了就不想再回去。”中南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小莫这样说。湖南大学的研究生小董认为,她的学历高、专业好,到大城市比在农村工作更能有所作为。

事实上,相当多到西部等基层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为西部生源。北京师范大学一名四川籍同学选择了到西藏建设银行工作。“虽然很想留京,但家里穷,签约单位答应帮我还掉上学时贷的款,再说西藏离四川家里又近,就选择了回去。”

而来自青海的同济大学的小郑却表示,如果回老家就业,他可以干上几年,但肯定会再动——他不想长期呆在西部。事实上,像小郑这样抱有类似想法的西部生源学生并非少数,不少人都打算在西部工作几年,积累些从业经验后,再“孔雀东南飞”。

专家认为,目前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还较少,存在着“学生不愿去、基层不愿接,想要的进不来、来了用不上、用了留不住”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艰苦边远地区更是如此。

就业基层难在哪

影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关人才专家分析,目前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西部就业的通道还未完全打通,最主要的“病因”有如下几种:

首先是基层、西部等地区仍工资待遇较差、生活条件较苦,与东部相比差距较大。据有关部门统计,在珠三角、长三角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月收入一般在1500元以上,而到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一般月收入仅在400~800元之间。

2003年9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的铁凯考上了西安市蓝田县法院。报到时,他才发现这里的条件与想象中差距甚大。在他之前,院里曾来过3个大学生,如今只剩下了1个。

其次,有不少毕业生担心到基层下去容易、上来难,因此不敢轻言下去。专家分析,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和过高的城乡转换成本,使一些高校毕业生产生了“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幢房”的思想。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赖德胜教授解释称:“在一些毕业生看来,他们一旦接受了农村中的某个岗位,就有可能被‘锁定’在那里,为使终生收入现值最大化,他们自然会希望起点工资尽可能高。这反过来会使他们去农村工作的可能性变小。”

此外,基层受财力、编制所限,难以吸纳更多的毕业生。一项调查表明,山东省济南市乡镇和街道办事处编制约在20个左右,但实有人员多超过80人,有的甚至达到150人。因此,引进大学生无异于“雪上加霜”——编制问题已成大学生落户基层的焦点之一。专家指出,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不仅会使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且也会进一步阻碍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

最后,毕业生及家长就业观念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虽然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变化很大,但仍有不少人就业期望值偏高、急于回报,与社会实际需要差距较大。受传统的“望子成龙”观念影响,多数家长也希望子女留在大城市工作,对自主创业、到基层就业往往持反对意见。不少毕业生反映,在就业去向上,家长的意见对他们影响较大。

引导鼓励出实招

近年来,有关部门通过扩大选调生人数、面向应届生招考基层公安干警和为西部地区乡镇选派共青团干部等办法,将6万余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工作。

2003年,中组部等6部门联合下发通知,选拔了600名优秀大学生到西部省份为主的15个省(区、市)的乡镇基层工作。

此外,从2003年起,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现已招募了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开展阶段性服务。据不完全统计,有30%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期满后,留在西部服务地工作。2004年全国共有近300名大学生志愿者扎根西部基层。

毕业于沈阳财经学院的吴翠竹,对有的毕业生“宁可漂在城里,不肯农村就业”的念头很不解,她自己响应辽宁省“一村一个大学生”计划号召,来到沈阳市新城子区黄家乡腰中村挑起了村科技副主任的担子,带领村民栽种经济树木,让全村增收150多万元。她本人也因政绩突出,在乡人大选举中全票当选为黄家乡副乡长。

而山西忻州、晋城市则实行“凡进必考”原则,通过人才市场把优秀的高校毕业生选拔到事业单位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山西全省2003年以来,到基层事业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已达6248人。

专家呼吁,根据目前形势,有关部门必须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继续完善人才流动的配套政策,进一步改革户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消除障碍,疏通高校毕业生下基层的渠道,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同时,有关人才专家还强调,当前应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深入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观念。

[文献4]

我们需要怎样的择业观

新闻回放:“久久丫鸭颈王——喜欢就啃我吧!”眼下,很多人都爱啃一口“久久丫”牌的鸭脖子。这个由上海财大的MBA顾青一手创办的连锁店,短时间便红遍了大江南北。2004年春,“久久丫”北京的第一家店开张,上海、广州、深圳……顾青的生意越做越火。

认识自己 认识职业

大学生需要更多地了解“职业”,同时还应该更多地了解“职业生涯”;大学生初涉职场选择职业时,职业适合自身并具有累积性是最重要的。职业生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职业的“成功”很少是毕其功于一役的结果,而是长期有价值的积累再加上机遇的结果。

李路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院院长):大学生对自己的第一个真正的职业抱有各种各样的期望和憧憬无可厚非。但“职业”意味着什么,职业的本质是什么,却并不一定为人们所真正了解。

在社会学看来,职业包含着两个重要特征:第一,由于职业是一种社会分工的形式,因而职业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不同的职业体系包含着不同的社会关系。第二,作为社会分工体系中的特定社会位置,职业是包含着多种社会期待的社会角色。也就是说,“职业”是包含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期待、因而包含着多种多样社会规范的集合体。

之所以强调“职业”的这些本质,实际上是想强调大学生在择业时,不应将职业选择仅仅看做是专业选择、工资选择或机会选择,而应该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和能力的职业。比如,尽管公务员职业的技术性成分对于大学生们来说不构成一个难题,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担起公务员的社会角色,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公务员职业所内涵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规范。因此,“认识自己”和“认识职业”并将二者结合起来非常重要,虽然这对于还未开始职业生涯的大学生来说是个挑战。

职业生涯的概念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是:个人的初始职业对于他后来的职业生涯固然重要,但其他因素,例如教育的获得、技术的变化、职业的结构或社会结构的变化等,都会对人们的职业生涯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这对于那些初涉职场开始职业生涯的大学生来说同样适用。

观念决定心态

青年人的自主创业的内容既可以是“中国芯”、互联网,也可以是擦鞋店和“鸭脖子”。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或行业,关键在于你能否在竞争的环境中扬长避短量力而行,并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在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同时,使自己的价值得以体现,生活得到改善。

汪大正(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当代青年人在思考自己职业生涯发展时,首先应正确面对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社会环境。2004年7月,北京联大的8名大学生,在毕业时选择了集体承包学校餐厅的自主创业方式;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生小肖开了名为“酷天”的乐器行并领取了北京市第一份优惠创业执照……我并不想说这些青年人创意和定位的新颖或合理与否,我欣赏和敬佩的是他们那种敢于冲破传统世俗观念走上自主创业之路的勇气。

事实上,在高等教育呈日渐普及趋势的社会里,当你看到做饭的与吃饭的、开车的与坐车的、卖书的和写书的、种花的(包括卖花的)和赏花的、甚至卖老母鸡的和卖计算机的“本是同根生”,可能都曾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子时,你既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要杞人忧天。也许这正是社会平等(教育的平等)和进步的表现。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并不仅仅意味着私家车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家喻户晓,它更应该包括社会成员在人生观、价值观、婚姻观、事业观、人才观等人文范畴的观念与思维方式的更新和转变。因此,我们对自主创业的认识也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而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这些的前提必须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自主创业观念先行,因为观念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未来。这一朴素的生活逻辑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的实践所证实。

自主创业是一种机会

很多人不会对一份工作“从一而终”,就业、择业、创业、立业将伴随一生,因此寻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应该抱着锻炼自身、完善个人能力、探寻发展机遇的心态。

许庆红(清华大学就业中心主任):许多毕业生希望在大城市、大单位就业,希望工作收入高、福利好、环境佳、工作稳,但这样的工作岗位数量有限,竞争十分激烈。因此,毕业生应该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客观分析自身条件,合理定位求职目标。同时,近年来毕业生起薪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毕业生应及时调整对薪酬、福利等物质条件的期望,多关注岗位的发展和锻炼机会。很多人不会对一份工作“从一而终”,就业、择业、创业、立业将伴随一生,因此寻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应该抱着锻炼自身、完善个人能力、探寻发展机遇的心态。

广大中西部地区、基层单位、民营中小企业人才紧缺,今后一段时间,这些地方将是打开毕业生就业空间的主要渠道。大学生从基层干起,更有利于今后的发展和成才。在艰苦地方拼搏的经历是宝贵的人生财富,从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人更能迎接更大的挑战。

自主创业是一种机会,更是一种挑战。大学生要努力加强创业教育和实践,做一名就业岗位的创造者。但由于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创业的知识和技能还不成熟,缺乏足够的创业资金和丰富的社会关系,因此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并不很多。所以,大学生在创业前,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慎重考虑各方面的条件是否具备,正确对待自主创业的成功和失败。

[文献5]

给未来女婿的信

马克思

[导读]1866年,马克思与年轻的法国工人运动活动家拉法格相识,并把他介绍给自己的次女劳拉。但在恋爱中,拉法格表现出“过分亲密”,以“过早的亲昵”来代替深思熟虑的爱,马克思认为很不合适,便给他写了这封信。拉法格听从了规劝,经过长时期考验,他与劳拉终于在1868年结为伉俪。

亲爱的拉法格:

请允许我向您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如果您想继续维持您同我女儿的关系,您就应当放弃您的那一套“求爱”方式。您清楚地知道,并没有肯定许婚,一切都还没有确定。即使她同您正式订了婚,您也不应当忘记,这是费时间的事。过分亲密很不合适,因为一对恋人在长时期内将住在同一个城市里,这必然会有许多严峻的考验和苦恼。我惊讶地看到您的举止在只有一个星期的地质年代里,一天一天地起变化。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如果您借口说您有克里奥洛人的气质,那么我就有义务以我健全的理性置身于您的气质和我的女儿之间。如果说,您在同她接近时不能以适合于伦敦的习惯的方式表示爱情,那么您就必须保持一段距离来谈爱情。明白人,只要半句话就会懂的。

(2)在最后肯定您同劳拉的关系以前,我必须完全弄清楚您的经济状况。我的女儿以为我了解您的情况。她错了。我所以没有提这个问题,是因为我认为在这方面应该由您采取主动。您知道,我已经把我的全部财产献给了革命斗争。我对此一点不感到懊悔。相反地,要是我重新开始生命的历程,我仍然会这样做,只是我不再结婚了。既然我力所能及,我就要保护我的女儿不触上毁灭她母亲一生的暗礁。要不是我直接干预(这是我的弱点!),要不是我对您的友谊影响了我女儿的行动,事情绝不会发展到现在这种地步,所以我个人就负有全部的责任。至于谈到您目前的状况,我偶然听到的、但也是不愿意听到的那些消息,是很难令人放心的。但我们暂且把这一点放下不谈。关于您的总的情况,我知道:您还是一个大学生;您在法国的前程由于列日事件而断送了一半;您要适应英国的环境暂时还没有必要的条件——语言知识;您的成功的希望至少也是很靠不住的。我的观察使我相信,按本性说您不是一个勤劳的人,尽管您也有一时的狂热的积极性和有善良的愿望。在这些条件下,您为了同我女儿开始生活就需要从旁得到帮助。至于您的家庭,我一点也不了解。即使它有一定的财产,这还不能证明它准备给您一些资助。我甚至还不知道它对您所筹划的婚姻有什么看法。再说一遍,我很需要听到对这几点的明确的说明。此外,您这个坚定的现实主义者,不能期望我像唯心主义者那样对待我女儿的未来。您作为一个如此讲求实际以致主张取消诗的人,一定不愿意沉湎于诗中来损害我的女儿。

(3)为了防止对这封信的任何曲解,我向您声明:您要是想今天就结婚,这是办不到的。我的女儿会拒绝您的。我个人也会反对。您应该在考虑结婚以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而且无论对您或对她来说都需要长期考验。

(4)我希望这封信是我们两人之间的秘密。等待您的回信。

您的 卡尔·马克思

1866年8月13日于伦敦

[文献6]

傅雷给傅敏的信

亲爱的孩子:

……对恋爱的经验和文学艺术的研究,朋友中数十年悲欢离合的事迹和平时的观察思考,使我们在儿女的终身大事上能比别的父母更有参加意见的条件……

首先,态度和心情都要尽可能的冷静,否则观察不会准确。初期交往容易感情冲动,单凭印象,只看见对方的优点,看不出缺点,甚至夸大优点,美化缺点。便是与同性朋友相交也不免如此,对异性更是常有的事。许多青年男女婚前极好,而婚后逐渐相左,甚至反目,往往是这个原因。感情激动时期不仅会耳不聪,目不明,看不清对方;自己也会无意识的只表现好的方面,把缺点隐藏起来。保持冷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至于为了谈恋爱而荒废正业,或是影响功课或是浪费时间或是损害健康,或是遇到或大或小的波折时扰乱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