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6章(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父子俩就这样站着。

站着。

大约过了一生那么长,坡下终于响起脚步声,拾粮以为是二婶,后来一听不像,脚步声很密,很紧,一听就是来自青石岭的花轿。拾粮嘴唇动了动,冲爹说:“来了。”

“来了。”

来路死人一般把拾粮的话重复了一遍。

父子俩仍就那么站着。

轿子慌慌张张在院门口停下,借着稀薄的光儿,看见两个黑影儿疾步溜进院中,做贼似的扑进窑洞,抱了拾草就跑。临出窑洞时,一个从怀里扯出一块红布,扔在了炕上,一个,从腋下抽出一沓黑纸,冷不丁地就打在了拾粮和来路脸上。

拾粮和来路静静的,仿佛,窑洞里什么也没发生。

一阵密集的噪杂后,院门外静了,山坡上也静了,除了轿夫们点燃的那堆麦草,整个西沟,看不出发生了什么。

麦草的火光中,一个黑影儿圪蹴在坡下一座土崖头下。

细一看,是老五糊。

老五糊不远处,另一个影子也蹲着,蹲成一块黑石头,那是东沟有名望的冷中医。

麦草将要燃尽时,来路又发现一个影子,她哭过,两只手还抓着心,月光下那头早白的发,告诉黑夜,她是坡下的二婶。

轿夫们一路使足了劲,不是水家多给了银子,而是轿子里气息奄奄的新人,逼迫着他们往快里跑。

叫眼官的蛮婆子说过,就是后晌请来的孙家班,也发过话,若要新人在轿里咽了气,抬轿的,没一个能活到天明。

几乎同时,孙家班的响器震彻了青石岭。

七个道士鼓园了嘴,从草滩吹到了二道岘子,坟上绕了七圈,领头的孙老道更是使出浑身的劲,一手拿着罗盘,一手提着法器。走一步,砍一步。法器落地处,就有老管家等人大把大把往下撒纸钱。纷纷扬扬的纸钱中,坟里的一对母子接受了邀请。响器彻耳的鸣响中,孙老道高喊一声:“请亡灵――”

就有两个小道士怀抱两个红木匣子,跪在坟茔前,孙老道手里的牛毛掸子左抖三下,右抖三下,唰一声,打在了红木匣子上。人们分明听到了一声喊,那声喊,听起来真就是宝儿发出的。果然,孙老道两眼发光,嘴角一扬,单手用力往红木匣子上一拍,就见一道黄符牢牢贴在了匣子上。

抱着红木匣子的小道士立马抬起腿,狼撵人一般往岭下跑。

从坟上到院里,小道士几乎是一口气跑来了,一路,没敢朝后望一眼。

等两个小道士气喘吁吁跑进院里时,院里的一切都已准备停当。南院贴着大红喜字的那间房,是用来拜堂的,宝儿的魂灵就安放在那。

木椅子上早已扎好一个草人,穿着大红的衣裳,像模像样坐椅子上,脸上还带着微笑。

上院跟水二爷紧挨着的那间房,几道黑布当起了窗帘,把个屋子裹得严严实实,气氛因此也显得更加骇人。但,水二爷一脸正气,他穿着青袍,头戴瓜皮帽,端坐太师椅上,怀里,抱着小道士交来的红木匣子。这一刻,他真像是把冤家草儿秀又抱在了怀中。

片刻工夫,院外草滩上便传来轿夫们的吆喝:“新人进门了――”

接下来,一切就都跟沟里办喜事一样。

提前一天赶到的亲戚们披着月光,带着羡慕或嫉妒的目光,看月色下水家怎样把新人抬进院。管家老橛头这阵儿成了主角,里里外外,忙得不可开交。新人落轿,踩火盆,过毛毡,跨水桶,过高桥,一应礼数都按乡俗来。由于娘家没有来人,照应新娘子的事儿就落在了吴嫂身上,等把院里的规矩行完,新人入了洞房,四十岁的吴嫂累得已喘不过气。

席是半夜时分拉开的,按说,吃席应该等到天明,这事没啥讲究,孙老道也这么说。可水二爷硬是让连夜拉席,说黑里的事不往白日推,水家又不是点不起灯。一句话下去,上院南院前后院里全都亮起了马灯,整个青石岭,一下子变得通明而神秘。

来自峡里峡外的二百多号亲戚,加上东西沟闻讯赶来吃流水席的乡邻总共三百余人在管家老橛头的吆喝下,全都抖搂起精神,发誓要好好吃他水家一顿。

这当儿,就听后院负责侍候亲朋的伙计小伍子跑来说:“水大爷发火了,半夜里吃席,又不是吃鬼席。”

水二爷一听,脸立马拉下来:“他不吃拉倒,告诉他,三天不吃才好!”

小伍子站门边,不敢走。水二爷喝了一声,小伍子怯怯说:“东家,大东家他……”

“他算哪门子东家,说,又咋了?”

“大爷,大爷他……抱个衣裳哭哩。”

哭?水二爷莫名其妙,细一想,清楚了。阴阴地笑了下,跟小伍子说:“让他哭,嫌衣裳不够,我这里还有哩。”

小伍子走了半天,水二爷脸上的阴云还没退掉。他清楚,哥哥水老大一定是想起了草儿秀,抱的,定是叫眼官的蛮婆子给草儿秀备下的衣裳。想了想,冲下人喊:“过去给我把衣裳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