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3、理性为人(1 / 1)

原文

凡行事先自审其可,不差于宜,宜行此事,而人欲易之,当说宜易之理。若使彼语殊佳者,勿羞折遂非也;若其理不足,而更以情求来守。人虽复云云,当坚执所守,此又秉志之一隅也。

不须行小小束修之意气,若见穷乏,而有可以赈济者,便见义而作。若人从我有所求欲者,先自思省,若有所损废多,于今日所济之义少,则当权其轻重而拒之。虽复守辱不已,犹当绝之。然大率人之告求,皆彼无我有,故来求我,此为与之多也。自不如此,而为轻竭。不忍面言,强副小情。未为有志也。

——嵇康《家诫》

白话

在想去做一件事之前,自己一定要先审度一下看看可不可以去做,认为没有差错适宜去做,就可以放心的去做这件事。如果有人想要改变你的计划,那么他应该说出改变之后更好的计划。如果他讲的很对,你也不要因此感到自卑,觉得自己就不好了,妄自菲薄;如果他的理由不够充分,就改成以情分来请求你听他的话。他虽然一直那样说,但你不应受影响,而要坚持自己的初衷,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守自己的理想,这也是秉持志向的一个要点。

做人也不能太小气不知变通只懂得坚持“清远”的形象,在遇见贫穷困苦的人时,如果有能力可以帮助、救济他,就应当见义而为去帮助他。但如果有人为了从你那里得到什么好处而一直跟着你,你应当先在内心思考反省一番,感觉到自己拥有的东西已经是损坏无用的居多,而这次救济他人属“义”的成分少,则应当在权衡轻重后拒绝他。就算他一直跟着你求你,也应当拒绝。但在大部分情况下,如果人家来求你帮忙,一般都是因为他没有而你有,才会来求你,这种情况下答应他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如果你不按我说的去做,轻易就为别人竭尽所有,不忍心拒绝别人的当面请求,勉强自己去帮扶没什么交情的人,那就不是真正有远大志向的人。

家训史话

关于兵败,走麦城,为吕蒙所害。先主刘备闻讯,每日以泪洗面。由于思念关羽,又想着光复汉家天下,不思茶饭,面容日益消瘦。在诸葛亮的劝谏下,才肯吃饭,过了几天身体也逐渐好了起来。

几日后,刘备上朝聚文武议事。他痛哭流涕道:“朕自从与二弟关羽、三弟张飞桃园结义以来,一直是同甘共苦。如今,二弟被东吴所害,朕若不报此仇,死后有何面目见云长?”

丞相诸葛亮上奏:“臣以为不可,现在三分天下,魏、吴三年都不曾进兵,他们都怕兵败后有损自己的实力,如果三国有一国打了败仗,其他两国就会一同瓜分败国。因此,其他两国都在等待时机,陛下千万不可因私仇而发公愤,其中利害还请陛下明察。”

刘备低头不语,五虎将赵云奏道:“国家之仇,是公;兄弟之仇,是私。国贼是曹操而不是孙权,陛下应该率领精兵讨伐曹操,百姓们一定都拿着粮食以迎王师;倘若陛下兴兵东征孙权,路途险阻,况且有大江为屏障,恐怕不好得胜,陛下慎行!”

其他的大臣们也都纷纷谏阻,先主稍微有点回心转意,就在先主回心转意的时候,车骑将军张飞嚎啕着跑进大殿,一进殿就跪下道:“陛下现在做了皇帝,就忘了以前桃园结义之情了吧?二哥被吴狗所害,陛下却不为二哥报仇!”

刘备叹了一口气,说道:“朕怎会忘记以前的盟约呢?只是百官劝阻。”

张飞怒道:“他人怎知昔日之盟?”

刘备与张飞抱头痛哭,他愤愤道:“朕决定三日后起倾国之兵为二弟报仇,再有劝谏者,斩!三弟,你回去准备一下,三日后出兵伐吴,你为先锋。”

可是,张飞由于鞭笞士卒,当晚被害,这使得刘备更加痛心,发誓不踏平东吴,誓不还国。昭和三年春三月刘备大兴蜀兵70万,又借得羌兵5万,共75万,号称百万大军,喊着“踏平东吴”的口号,进兵东吴。

然而东吴启用陆逊为将领,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为易燃之物,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决定了夷陵之战(猇亭之战)蜀败吴胜的结果。

刘备逃回白帝城感叹不已。每天忧心忡忡,积劳成疾,羞愧而终。

古训今鉴

立世存身,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本是一件让人敬佩的事情,但是不能太固执、意气用事,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不能仅凭一腔热血,任何时候都要理性地去对事物的发展详作分析,否则很容易出现自己所无法担负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