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11、天下为公(1 / 1)

原文

吾辈处未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 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则令其可改,一则令其有所顾忌而不敢纵,见人有微长可取,小善可录,翻然舍己而从之;且为艳称而广述之。凡日用间,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此大人天下为公之度也。

——袁了凡《了凡四训》

白话

我们这些人处在道德没落的末世,不要用自己的长处来胜过别人,不要用自己的善心来和别人比较,不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别人困窘。应当收敛自己的聪明才智,若有若无,谦虚谨慎,见到别人有过失,要多多包容并替他掩盖,一是可以令他改正,二是让他心里有所顾忌而不敢放纵自己。见人有一点长处可取,一点善行可以赞扬,就要舍己为人,多多称赞,广泛传扬。一天中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不是为了自己,而全是为别人着想。这是圣贤“天下为公”的广阔胸襟。

家训史话

孔于曾加过鲁国的蜡祭。祭记结束后,他出来在宗庙门外的楼台上游览,不觉感慨长叹。言偃在他身边问道“老师为什么叹息?”

孔子回答说:“大道实行的时代,以及夏、商、周三代英明君王当政的时代,我孔丘都没有赶上,我对它们心向往之。

“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百姓选举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而且人们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不只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这样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壮年人有贡献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无偶、年幼无父、年老无子和身体伤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各尽自己的职责,女子各有自己的夫家。人们不愿让财物委弃于无用之地,但不一定要收藏在自己家里。人们担心有力使不上,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因此,阴谋诡计被抑制而无法实现,劫夺偷盗杀人的坏事不会出现,所以连住宅外的大门也可以不关。这样的社会就叫做大同世界。

“如今大道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姓家的财产。人们各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以为法治就是礼义,用来确定君臣关系稳固、父子关系淳厚、兄弟关系和睦、夫妻关系和谐,还用来制定颁发制度,划分田地和住宅,奖给功臣,为的都是个人立业。争端因此兴起,战争也由此产生。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如在世也会因此而悲伤。这六位君子,没有哪个不谨慎奉行等级礼制。他们彰昌礼制的内涵,用它们来考察人们的信用,揭露过错,树立讲求礼让的典范,向人民们昭示刑法也有个度。如果有贵族们有越轨的反常行为,象抓下民罪人一样逮捕去,那大众才认为是一种祸害。这种社会就叫做小康。”

古训今鉴

儒家的提倡的“公”只是继承了奴隶社会统治者与奴隶主贵族的一种上等人的共和、和谐,它富足与安定是建立在如何驾驭,完全榨取农民、奴隶劳力的理论,其公天下与家天下是相通的,本质是不变的,如此得以在往后封建制社会借其“公”面具而各自贪婪。封建制统治者知道,只要给儒士们仕途之希望,他们就会成为助其麻痹万民的吹鼓手。封建制两千多载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儒家与封建制统治者的一种交易,儒家死死守护着封建制、封建帝王。真正了解中华文化的人,必知中华文化的精华不是受封建统治,污染了的治世思想,我们的资本主义民主先驱孙中山,就曾借用了儒家这句“天下为公”来表达自己的民主理念,想改换成他本人的理念,然而当今不了解历史与社会发展史的一些人,却误以为是孙中山说“天下为公”是儒家提的“天下为公”。

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理念与政策,可以看出他提出的“天下为公”的“公”,完全是民主化的全民之“公”,而与儒家的“公”是完全敌对的,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我们当懂得“天下为公”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