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2 “国旗之子”的选择(2 / 2)

陶维革笑了,说:“我才不会哭鼻子呢,我已经长大了。”

看见最小的儿子也懂事了,成了一个有主意的男子汉,陶维革的父母心里都十分高兴。

就这样,1984年11月,陶维革终于如愿以偿参军来到了首都北京。

坐了一昼夜的火车,陶维革和新战友们一起到达了首都北京。他们这一批黄冈来的新兵,被补充到武警北京总队驻首都工人体育场新训二大队。

很快,一个消息就在新兵中传开了。说是新兵训练结束后有可能会被分到天安门广场上去执勤。

知道这个消息后,陶维革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天安门广场不光是盛大阅兵式举行的地方,还是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记得,早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的小学老师刘萍就给他讲过五星红旗的来历,讲天安门的壮观。刘老师还把这些知识编成儿歌交同学们传唱。所以,陶维革从小就知道五星红旗是国旗,知道天安门广场上飘扬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为了能够去天安门广场上执勤,陶维革训练的劲头更足了。

他说:“能够到天安门广场上站岗执勤是无上光荣的,既然我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就要刻苦训练,实现自己这一愿望。”

三个月后,新兵连训练结束,天安门警卫中队副指导员杜东学来到新训二大队挑选去天安门广场执勤的战士。

其实,早在平时的部队会操和训练检查时,陶维革就给杜指导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来,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把陶维革带走。

奇怪的是,杜指导员围着新兵队伍转了好几圈,也没有发现陶维革的影子。

那个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大个子新兵到底去了哪里呢?

原来,新训二大队知道陶维革军事素质好,人又勤奋刻苦,于是也想把他留下来。听说杜东学要来挑兵,近水楼台的他们就想把陶维革藏起来,故意安排陶维革到工人体育场的看台顶层去“训练”。

在看台顶层的陶维革当然明白双方的用意。一心要去天安门广场执勤的他故意来到看台边上往下看。

杜指导员终于发现了看台上的机密,匆匆跑上看台。

当他一眼看到陶维革时,马上就说:“我要找的兵找到了。”

陶维革就这样来到了当时的天安门警卫中队。后来又几经筛选,终于成为一名国旗卫士。

知道这个消息的当天晚上,陶维革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向父母报告了这个喜讯。

写信封的时候,他在地址一栏的“警卫中队”后边特意加上了“国旗班”三个字。

看着这三个字,陶维革感到一种无上的光荣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