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26、三元里的誓言(2 / 2)

牛栏冈大捷,极大地鼓舞了平英团的士气,各乡群众纷纷请求上阵杀敌,夺回四方炮台。5月30日晚,部分群众便自发埋伏于四方炮台周围观察敌情。次日拂晓,平英团数万武装群众,从四面八方涌向四方炮台,将炮台高地围得水泄不通。炮台内的英军如困兽待毙,人心惶惶。就在这时,龟缩在广州城内的清朝政府官兵却列队齐整地从广州城开出,清军不但不打击英寇,反迫使平英团离开四方炮台。

占据四方炮台的英军虽然在腐败的清朝政府的帮助下幸免一死,但是,平英团反对外来侵略的义举,使他们再次看到了中国人民力量的强大。1841年6月初,英军灰溜溜地撤离了广州地区。可笑的是,英军全权代表义律在撤离时,居然还不知羞耻地贴出告示说:“百姓此次刁抗,蒙大英官宪宽容,后勿再犯。”立即遭到三元里群众的驳斥,有揭帖语“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恨也”,表明了他们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

旧中国的封建统治阶级基于抹杀、歪曲和贬低人民革命业绩的立场,对三元里平英团抗英斗争的重要旧址和文物根本不予重视,更谈不上保护。平英团誓师纪念地三元古庙,历经沧桑,屡遭破坏。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三元古庙被英法联军报复毁灭,后虽然由当地群众集资重建,亦因年久失修,几乎濒于倾圮湮没。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极为重视对平英团旧址的修复与保护。1950年10月,广州市人民政府为了纪念在当年三元里抗英斗争中牺牲的烈士,在三元里村西门楼前的山冈上兴建了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的正面镌刻着醒目的大字:“一八四一年广东人民在三元里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新中国成立后,牛栏冈大捷中缴获的英军大炮、手枪、刀剑、军服、军章、证件,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三元里人民用鲜血书写了中国历史中光辉篇章。直至今日,三元里村还有不少人家供奉着祖先打“老番”(英军)时用过的“武器”。农民颜浩长用长矛刺死英军少校毕霞的英勇战绩,被后代编成传奇故事“定拳长打番鬼”,广为流传。

简评:

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组织的、大规模的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当时称霸于世界的英国侵略者,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坚决反抗外来压迫的顽强斗争精神。它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广州地区人民的斗志,为尔后广州人民火烧洋馆、反租地、反进城等一系列斗争树立了榜样,而且,它对后来中国人民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乃至中国近代百年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