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一章 第一百次飞行之前(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中期习作)

(1980-1985)

盛夏正午,火辣辣的太阳灼烤着机场,凌空高悬的红白两色风向袋软耷拉的垂贴在木杆上,酷热而无风,使人起心里烦躁上火。在通往停机坪的砂石路上,挨肩走着一高一矮两个人。矮个儿叫焦长山,是91号飞机的机械师,他三十挂零的年岁,虽说身板单薄,却显得坚实硬朗,瘦削的脸膛上袒露着坚定的气质,只是两道粗而长的眉毛微锁着,仿佛有什么难断事。高个子姓张名顺,是91号飞机的机械员。这人二十多岁,身材魁梧,走起路来倾身梗脖,拧眉虎脸,活像个准备顶架的牛犊子,他俩一边走,一边对话,听口气,油煎火燎的:

“我说机械师,你拍着胸脯打个保票,发动机准有问题?”

“哈哈,叫我当算命先生,我可不干。咱们还是那句老话,有没有隐患,实践中判断。”

“实践,实践,整整摆弄了一上午,不是说明了没有问题嘛!”

“嗯,我看哪,只能说明问题的复杂性。就是再费九牛二虎之力,也要在飞行之前搞它个水落石出!”

显然,焦长山和张顺的争辩,是围绕着发动机有没有故障展开的。

事情是上午发生的。今天是本月的最后一个机械日,对于91号机组来说还有另一层意义。这个机组是机务中队树立的“标兵机组”。在开展飞行安全立功竞赛运动中,焦长山曾代表91号机组向中队其它机组提出了挑战,竞赛条件有十项之多,这里只举三条,就可见标准之高:一是三比,比出勤率,良好率,千次率;二是做到四无,无故障,无缺陷,无油垢锈蚀,无人为的外来物;三是达到全年飞行满堂红。你想,91号机组敢摆“擂台”,别的机组又不缺胳膊短腿,哪个肯装熊示弱哩。就这样,91号机组与其它机组探着膀子赛起来了。真是没有金钢钻不敢揽大瓷器,时至今日,91号飞机一共参加了九十九次飞行,次次都完成的干巴利落,丁点儿故障没出。倘若明天的飞行再打个漂亮仗,那就是一百个飞行日安全保障无事故。不料,在开车检查时,焦长山说听到发动机在进入慢车转速时出现几声微弱的杂音。这个情况可非同小可,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存有故障隐患还了得。难怪张顺闻听如惊雷轰顶,震得半天合不拢嘴。奇怪的是,第二次开车“复诊”,发动机的声音一切正常。是发动机真有杂音,还是焦长山听错了?张顺认为第二次检查应作为结论的依据,焦长山却坚持午饭后进一步检查后再说明有否。

唉,要是再折腾一个下午仍查不明发动机有无故障,白费功夫不说,延误明天的飞行,那影响可就大了!张顺不满地白了焦长山一眼,暗自抱怨不迭:“放着香粉不往脸上搽,偏要朝屁股上抹!”他急走几步冲到焦长山的前面,懊丧地抓一把脑门上直打嘟噜珠子,狠劲朝下一甩:“这个鬼天气!”

宽阔的停机坪上,一字摆开威武的国产歼击机。91号飞机停放在行列的一端,翘首展翼,跃跃欲飞。张顺来到91号飞机旁,手抚机身,脸上呈现着自豪而又犹舞的复杂情感,心里话:“多棒的飞机啊,能会有毛病?完全不信吧,不是还有个‘万一’么?相信吧,又拿不出确凿的根据。真伤脑筋!”他见焦长山走来,赶快从工具箱里取出解刀,按照维护规程,从进气道到机尾喷口,从操纵系统到着陆装置,一项不落地检查起来,还不时扭头瞟一眼在后面复查的焦长山。张顺从教导队结业后,分配到了91号机组,高兴得他整天台不拢嘴。可是没过多久,张顺的嘴上却看不到笑模样了。因由是这样的:那天张顺和焦长山一起做飞行直接准备,焦长山叫张顺负责检查飞机的外部机件。张顺嘴上答应得虽然很干脆,心里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每次到机场,第一件事就是检查飞机的外部,是个俗套子。况且昨天在预先准备中对飞机的里里外外都仔仔细细地检查过了,才过了一夜的功夫,机件不会有变化。于是,他围着飞机检查了一圈,向焦长山报告“检查完毕”。不料他这句报告词没落地,焦长山发出了提问:“前轮胎气压多少?”张顺开口便答:“七点五!”焦长山的脸沉了下来,话语增加了严肃感:“准确么?”张顺心里有点发毛,嘴上却还挺硬,“昨天新换的充气嘴,刚才又用气压表试过了,没错。”焦长山不再追问,弯腰蹲在前轮胎旁,将食指第一个关节贴在轮胎下部的第一道槽沟上,擦地一转,嘴里随之蹦出几个硬棒棒的字:“顶多有七点四个气压!”张顺一挺脖子,坚持地说:“不可能!”“我们来测验一下。”焦长山说着将气压表上的进气阀门对在轮胎的充气咀上,朝下一按,指针纹丝不动地停留在七点三九个气压的位置上。“邪门儿!”张顺茫然地自己又试了一遍,还是焦长山测出的习;个数据,脸忽地红到脖子根,嘴里却小声嘟囔了两句:“这个误差算个啥,也没出维护规程里规定的正负范围。”他的话音虽小,还是叫焦长山听到了。他双手叉腰,脸色虎地吓人,严厉地对张顺说:“同志,你这个标准可成问题咧。不错,维护规程上对轮胎气压的要求是划了个正负范围,可是我们的工作标准却不能可正可负,只有使每个部件都达到最大精确度,安全保证才有牢靠的把握,懂么?!”说实在的,张顺对焦长山讲的严重性并没有完全接受,觉得他未必不是有点故弄玄虚,大惊小怪。不过,他吃了这“一堑”,还是长了“一智”;跟焦长山一起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不然他可不客气,你想,今天焦长山发现发动机有杂音,心急火燎的,张顺叉和她的看法不一致,张顺能不小心为上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