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三章 《缀珠集》诞生记(1 / 2)

由中国戏剧出版社近日出版的《缀珠集》一书,一个令人刮目地奇异之处,则是封面书名为《缀珠集》,魏积良著,张瑞龄书。怎么一本书居然似乎两个作者?著与书又为何意?似乎颇使人迷惘与费解。

常言道:解铃还需系铃人。由于此书是余从中“掺合”,扮演了“红娘”角色,因此现将原委合盘托出。

数月前,现任天津市北辰区政协主席的魏积良君告之于我,不久前北京的一个名声显赫的文化单位将编辑一部《中华名人格言》大典,向其致函索稿。其当时工作繁多,便从已出版的《世说漫议》与《域外刍议》两部书中遴选了几条,权作应征。殊料,竟被选中了四则,而且还被评为上乘之作。其颇受鼓舞,便萌生一念,想来个好风凭借力,除从已出版的两部著作中扩大采撷范围,加之从正着手撰写的《杜骗浅议》一书中选择一些精彩铭句,再经过一番删繁就简,句斟字酌,架构成一本新书。余一听立刻击节:“我看可以!”因为,“上边”正推进公民道德教育,社会也呼唤正气,岂不是“政通人和”而顺应潮流?积良君的“三议”,均意在振民育德,匡正时弊,正可谓是“三个面向”之作。余与积良君相识虽只有不算长的几载,但其对余非但不嫌浅陋,反而抬爱有加。其相继问世的《世说漫议》和《域外会议》,从编辑到出版,都大撒手般地交给余操办。余虽不才,但尺度诚衡,尽心竭力,每每令其感到与余不枉神交。积良君不久前又加盟余为院长的“世华院”的研究员行列,彼此过从又加深了一层。

积良君端地是言必行,行必果。时间跨度不过百日,便按内容旨皈切分整合成30节、120句、计3000字,将定名为《缀珠集》的书稿交付给余。

休看着仅有的3000字,可每一句都属格言,不但字句凝练而且含义隽永,未经反复推敲难以玉成。积良君身为一个直辖市的区政协主席,虽不是日理万机,但其却将领衔的政协弹拨得节奏分明,铮铮作响,张弛有致,声色相彰。不像有的政协纯系“93俱乐部”(即上午9点上班,下午3点下班,中间不是“一杯茶,一颗烟,一张报纸看半天”,就是“侃大山”和“码长城”,或者是以调研为名到基层单位下车伊始后胃口大开地“撮一顿”),无所事事。而积良君的写作,几乎都是利用晚上和假日时间灯下伏案,斟酌损益,陶冶灼见,辛勤笔耕。但是,仅有3000字要印制成一部书,显然过于单薄。然而,其与余确心有灵犀,便一起商谈可否请被誉为“当代中华第一楷书”的张瑞龄先生将3000字挥毫以字帖形式写成小揩,在排版时附以正文,加之“序”与“书评”一律竖排,并以16开本,排出140页左右,不但独出心裁,别出一格,而且再也不会显得单薄了。如能实现此构想,岂不善哉美哉!

可是,积良君最为担心的,是不能令张瑞龄先生勉为其难。因为其与张瑞龄先生有过交往,知晓张瑞龄先生声誉日隆,索取墨宝者应接不暇,并且润格日益飙升。可是余却心里有底,于是就来了个大包大揽。说起余心中的这个底数,倒不是缘于张瑞龄先生为“世华院”的顾问,而是余与张瑞龄先生的相交相识应以“年代”掐指。俗话说:日久见人心。余对张瑞龄先生人品的观察与认知,足以称得上是“入木三分”。其为人忠厚,不善言辞,更不会耍奸使滑。其对书艺孜孜以求,六十余载临池不缀,潜心钻研,矢志不渝,并且师古而不泥古,自出机抒,标新立异,故而其精美楷书,声名遐迩。其在1993年就出版了包括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和陈毅等老一代革命家诗词精选的大型系列书法字帖,接着又出版了《唐诗三百首小楷墨迹》、《宋词三百首小楷墨迹》和《元曲三百首小楷墨迹》的大气磅礴的小楷书法字帖。1988年其书成的125米的小楷艺术长卷——《古文观止》,堪称世界之最。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其首创中国丝绸版小楷《孙子兵法》特级珍藏书册,被列入国家馆藏专著。尤其是矗立在华北烈士陵园的英雄纪念碑,正面是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右面是邓小平同志的题词,左面是江泽民同志的题词,背面的碑文则由张瑞龄先生书写,从而享有“三代领导人,一代书法家”之美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词诞生地北京市房山县的碑文,也是由张瑞龄先生操觚。海南省三亚市被称为世界之最的海上观音圣像,前面长达一千多字的碑文,也是由张瑞龄先生沐手书写,从而名震海内外。一个月前,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八荣八耻”,张先生即刻书写成小楷,赠送全体政协委员每人一册,成为书写“八荣八耻”第一人。但是,尽管张瑞龄先生已是大名鼎鼎,却淡泊名利,不以“大师”自诩,不恃声名傲世,在润格上也不“漫天要价”和“六亲不认”,而是将自己定位于“书法爱好者”,从而依然谦和及厚道地“以文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