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32、圣人多亲贤者(1 / 1)

原文

今有良医于此,治十人而起九人,所以求之万也。故贤者之致功名也,必乎良医,而君人者不知疾求,岂不过哉?今夫塞者,勇力、时日、卜筮、祷祠无事焉,善者必胜。立功名亦然,要在得贤。魏文侯师卜子夏,友田子方,礼段干木,国治身逸。天下之贤主,岂必苦形愁虑哉?执其要而已矣。雪霜雨露时,则万物育矣,人民修矣,疾病妖厉去矣。故曰尧之容若委衣裘,以言少事也。

——《吕氏春秋·察贤》

译文

如今这里有一个好医生,给十个人治病治好了九个,那么求他治病的人就会很多。贤能的人为君主建立功名,就好比好医生能给人治好病一样,可是做君主的却不知道奋力去寻找这样的人,这难道不是过错吗?如今下棋的人,勇力、时机、占卜、祷告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没有用的,技艺高的就一定获胜。建立功名也是这样,关键在于得到贤人。魏文侯以卜子夏为师,与田子方交友,对段干木以礼相待,就使国家太平、自身安逸。天下贤明的君主,难道一定得劳身、费心吗?抓住关键的东西就行了。霜雪雨露应时而来,万物就会生长了,人民就会安乐了,疾病与妖孽也就会远离人们。所以人们说到尧的仪容,说他的衣服宽大下垂,这是说他很少有政务啊!

杂家智慧故事

贤明的君主总是能听取臣民的意见,并相应对自己的言行作出调整。如唐太宗李世民便能听取臣子的建议,因此传有许多他与魏征的佳话。明君有贤臣,唐太宗虚心纳谏,对魏征倍加敬重。魏征也进谏如故,“思竭其用、知无不言”,从不畏龙颜之怒。由是,君臣合璧,相得益彰,终于开创了大唐“贞观之治”的辉煌盛世。魏征死后,太宗如丧考妣,恸哭长叹,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他还令公卿大臣们把魏征遗表中的一段话写在朝笏上,作为座右铭,以魏征为榜样,做到“知而即谏”。君临天下的皇帝,对一个老臣竟倚重、倾心如此,这在历史上的确并不多见。

相传魏征很早便投在太子李建成门下。由于魏征才华出众,因此很受太子的器重。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杀死哥哥李建成。年轻而敏锐的李世民知道魏征是个人才,便亲自召见他。李世民一见魏征,就非常生气地责问他:“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的感情?”在场的大臣们都感到魏征将有杀身之祸。可是,魏征却从容自若,以非常自信的口气回答说:“如果皇太子早听我的话,肯定不会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李世民听后,被魏征这种不畏强权及正直的精神所感动,打心眼里钦佩他的人格。因此,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重用了他。

不久,李世民委任魏征为谏议大夫,以后又提拔他当宰相。建国之初,唐太宗励精图治,经常召见魏征,与他讨论治国施政的得失。魏征胸怀大志,胆识超群,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大胆进谏。在他任职的几十年间,为了使大唐民富国强,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了二百多次。每一回,唐太宗都慎重地思考他所提的意见,尽量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