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四章 人生转折 庙里杂工(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家里没钱,命也生得贱,在家休养了十几天,就开始试着做农活,一个多月后又踏上了打工之路,在工地上继续干挖土方的活。只是脑袋里多出了不少的知识,人变得聪明起来,不愿再继续干苦力活了。

……

“小伙子,来搭把手,帮我搬点东西!”

又回到了城里打工,趁着下雨天没事,陈涛来到三圣庙,烧了几柱香,自然他母亲硬要他这样做,说是菩萨在保佑,来还愿。

下雨天庙里没啥游客,正想离开时,被留着一撮山羊胡子,四十多岁的道长给叫住了。要他帮忙将那堆才运来的木料搬到一间空屋里。陈涛这身打扮不用讲也知道是乡下来的打工仔。

“道长客气了,举手之劳,哪要你的工钱哦!”一大堆木料搬完之后,陈涛拒绝了他递出的二元钱。

“小伙子,庙里缺个杂工,管吃管住,一年还发四季道袍,就是工钱少了点,一百八十元,想不想留在庙里做事?”

见他年纪不大,个子长得高,做事还麻利,随口问了一句,景区道路、房舍在进行改造,庙里正好缺个跑腿的杂工。

“一日三餐都可以随便吃?”

心头默算了一下,工地上挖一立方米土方,层层盘剥下来,拿到手中就是四元钱,一天大约挖两方土,收入八元钱。住工棚十几个人挤在一起的滋味,想想就难受。

更是难得吃一次肉,每天体力消耗大,菜饭又没营养,每顿吃一斤二两米,肚子还觉得空空的。吃得再差也得花五、六十元,…相比起来,在庙里管吃管住,还发衣服,当然划算一些,更何况还有时间钻研那些书、有个出头之日。

“哈哈,哈哈,你问得真奇怪,当然管饱、随你吃了。庙里活路不算多,平时在厨房帮着做些杂活,跑跑路而已!”吕道长捋着他的山羊胡子答道,心里在想,“这农村娃儿真是老实,开口就问吃不吃得饱,八辈子没吃过饭一样,哈哈,哈哈!”

“我愿意!”

换上道袍,陈涛就在庙里干起了杂活。佛家清规戒律多,讲究八戒,不杀生、不饮酒,…连吃饭时说几句话都要管。道家不讲究这些,酒肉穿肠过,道德心中留,只要对身体有益的东西,怎样吃都不为过。

三圣庙名气大,收入不错,道士的伙食开得不差,陈涛受伤时排出的那些恶臭、黑稠的汗液,其实就是体内那道真气在改造、重塑他的身体,只是营养跟不上身体的变化。在工地上干活,哪有啥营养,完全是牺牲身体来换钱。

菜饭质量好,营养跟上了,陈涛如变了个人似的强壮多了,显得无比的精神。同样挽了道髻,穿一袭道袍,皮肤白晰,高大的身躯如玉树临风、无比的潇洒飘逸。

庙里哪有多少事要做,吕道长负责景区这条山路扩建的监工、收取各商铺的租金,无非想找个可以使唤的人而已,活路轻松得很。混熟了,连帮厨的事都省了。庙里有的是房子还一个人住单间,敲钟吃饭,想吃多少都随意。

解决了温饱,有自己的住处,又有大把的时间,他从书店、旧货市场的书摊上买回不少风水方面的书籍。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同脑子里装的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相对应,找到了沟通的桥梁,很快就一通百通。

仔细比较了四柱类的《三命通会》、《子平真诠》,易术类的《周易集解》、《梅花易数》, 六壬类的《六壬全集》以及杂类的《紫微斗数》,《卜筮正宗》,…集众家所述,相互比较应证, 还是觉得脑海中的那部《阴阳秘鉴》更厉害一些,尽管非常的复杂、文字更是晦涩难懂,但越是复杂,学得艰难,更觉得它有滋有味,拼命在钻研。

“嘿嘿,因祸得福。现在我的记忆力真不一般,厚厚的一本书花几天时间就全记住了,怎样都不会忘!”望着四处搜集来的占卜风水方面的书籍,陈涛满是自豪的自语道。

“涛娃,又来借书了,才几天时间,你借的《周易参同契》,《抱朴子》,《太上九要心印妙经》难道又读完了?”

庙里的藏书阁原本只对本寺的道士,杂工是没权来借阅,有吕道长担保,张道长自然网开一面,反正平时也没啥人来借。说起来,称呼上他应该叫陈涛为居士,只是混熟后也就没这些讲究,随便怎样叫了。道长本身就是居士对道士的尊称,并非是职务。

“晚上一个人呆在屋里没事,只有读书混时间,上午到城里办事,在‘王胖鸭’给你宰了半只鸭子,晚上下酒,嘿嘿!”

两年多时间,陈涛边在庙里干杂工,边从藏书阁众多道教经典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知识,除了工作,就是钻研、修炼。

道教以道为至高无上,道是无形无象、玄之又玄、无法明言,却存在于宇宙中。道在人和万物中的显现就是德。故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有生无,无生有,无限地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