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270章 艰苦拍摄(1 / 2)

火车换成了汽车,汽车换成了徒步,在漫天黄沙中,一支部队蜿蜒前进。

究竟要去做什么不清楚,军令却下达的很清楚:“不许问为什么,不准问干什么。”

战士们就这么传达着,没有诧异,没有反对,只是沉默平静地继续行军。

这是一支以冯石将军为首的探索部队,他一到敦煌就否认了前苏联选择的核试验基地。

前苏联专家说:“我们有氢弹就足够了,完全可以保护你们,你们没必要造千万吨级的”。

冯将军的回答掷地有声:“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于是,前苏联的专家撤走了。

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核工业要从头到尾自己从零做起。

为了寻找更大、更隐秘的核试验场,冯石带领战士们扛着测量仪、背着无线电,进入了死亡之海罗布泊。

茫茫戈壁,一望无际。人在这么无尽的荒凉中,是如此的孤独、渺小。面对茫茫黄沙路,耳听嗷嗷狼嚎声,难捱饥饥渴水情。

按照陆离的要求,所有场景都要求实景拍摄。

所以烈日的暴晒,风沙的吹袭,所有演员都要真实的面对,一开始没多久就有小鲜肉叫苦不迭。

但是来都来了,他们还是咬牙坚持。

而且有老一辈演员做表率,饰演冯石将军的姜纹,亲自带队,走在茫茫的荒漠之中,而且他的戏份很重,一拍就是一张天。

姜纹没有怨言,而且感觉不好的地方,还会要求重拍,对自己的要求极其严格。

用他的话来说:“当年战士们那么大的困难都坚持下来了,现在我们只是扮演他们,难道都做不到吗?”

小鲜肉们也被老戏骨们的敬业所感染,同时也渐渐体会到了当年参与原子弹试验的战士们的艰辛,这对他们而言,同样是一场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之旅。

在整个剧组的群策群力之下,镜头下的演员们再现了当年我军寻找试验基地时的画面,当时真实情况虽然不能完全展现,但也能可见一斑。

有一个镜头,让整个剧组的人都为之感动。

画面中是一只鞋,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如果是平时,并没有太奇怪,但是在茫茫沙漠中的一只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名战士为了找水源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连尸体都找不到了。

在找到水的那一刻,有了前面的铺垫,演员们都进入了状态,他们饰演的战士们兴奋喜悦的心情表现得很有感染力。

那是向死而生的动力,让人的心灵都为之颤栗。

战士们脱下衣服、扔掉水壶,冲进湖里,这是干涸已久的人,被甘泉滋润时的激动。

找到了水源,就等于找到了试验基地的生活区。

战士们在岸边挖了一个坑,把那只破损的鞋子放进坑里,冯石亲自把一个水壶放在箱盖上,战士们朝天鸣枪。

一声声枪响,让人心灵震撼,也让人热泪盈眶。

这既是一场特别的葬礼,也是为龙国第一座核试验基地奠基。

不说是已经进入角色的老演员了,就是小鲜肉演员们也感动了。

他们也终于体会到陆离电影的力量。

那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到了此刻,他们很庆幸他们坚持下来了,他们也知道他们来这里的意义,同时也明白为什么那么多演员要争着演陆离的电影……

……

在戈壁滩上还有另一支部队,那就是以陆光达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队伍。

1959年6月,前苏联中断协议撤走专家时,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

陆光达下车撑开了雨伞,随着下车的前苏联专家接过他手中的伞,带着几分轻蔑,一语双关地说:“在这个世界上,伞永远掌握在高个子手上。”

陆光达一听这话,立刻走到伞外。

陆离用这样的镜头语言既表现了爱国知识分子的风骨,同时也表达了龙国人不需要外国的“保护伞”。

随着前苏联专家的撤走,意味着龙国的核工业从头到尾从零做起。

最初,龙国科学家们还有一点依赖心理。

李斌幼饰演的科学家李一凡从烧毁的图纸中检出一些残片,试图恢复数据。

在陆离的前世,李斌幼饰演的正是陆光达。

但是在这个世界,李斌幼的年纪已经不适合了,前几年他刚刚饰演了陆离的作品《亮剑》,所以他很高兴能够再次参演陆离的作品。

他饰演的科学家李一凡,虽然戏份不算太多,但却是一个十分丰满的角色,让人印象深刻。

他说:“人的力量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比其他任何力量都要强大。”

面对李一凡他们的依赖心理,苏联专家却撂下一句话:“这一块,你们用计算机也得两年,没有意义,更何况你们没有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