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二章 用点手腕——做人不要太老实(1 / 3)

有一个爱说老实话的人,什么事情他都照实说,所以,他不管到哪儿,总是被人赶走。这样,他变得一贫如洗,简直无处栖身。最后,他来到一座修道院,指望着能被收容。修道院长见过他问明了原因以后,自觉“热爱真理,并且尊重那些说实话的人”。于是,把他留在修道院里安顿下来。

修道院里有几头已经不顶用的牲口,修道院长想把它们卖掉,可是他不敢派手下的什么人到集市去,怕他们把卖牲口的钱私藏腰包。于是,他就叫这个老实人把两头驴和一头骡子牵到集市上去卖。老实人在买主面前只讲实话说:“尾巴断了的这头驴很懒,喜欢躺在稀泥里。有一次,长工们想把它从泥里拉起来,一用劲,拉断了尾巴;这头秃驴特别倔,一步路也不想走,他们就抽它,因为抽得太多,毛都秃了;这头骡子呢,是又老又瘸。”“如果干得了活儿,修道院长干吗要把它们卖掉啊?”结果买主们听了这些话就走了。这些话在集市上一传开,谁也不来买这些牲口了。于是,老实人到晚上又把它们赶回了修道院。听完老实人讲述集市上发生的事,修道院长发火说:“朋友,那些把你赶走的人是对的。不应该留你这样的人!我虽然喜欢听实话,可是,我却不喜欢那些跟我的腰包作对的实话!所以,老兄,你滚开吧!你爱上哪儿就上哪儿去吧!”

就这样,老实人又从修道院里被赶走了。

“老实”,本来应该是一个优良的品质,但是如果老实成了懦弱、迂腐、不知变通、不能进取的代名词的话,自然不应当受到我们的欢迎。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全面分析自己的处境,认识清楚在哪些方面我们应当保持老实的优良品质,而在哪些方面我们又不应当太老实,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社会个人的我们的必然选择。

原则性结合灵活性

现实生活中做人老实的人多坚持原则,但容易走极端,把原则抬高到一个不适当的位置,结果造成许多不良的后果。究其根本原因乃在于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些原则的本质内涵。启蒙老实人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他们从以原则为纲转向以结果为本。

许多老实人,特别是那些性格比较耿直者往往给人以一种不近情理的感觉。他们冷面无情又一片公心,他们顽固不化又能以身作则。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说,我们的确需要一部分这样的人坚守住某些信念的堡垒,但是同样出于这一角度,我们更希望他们能以更加灵活和务实的态度把这些原则变成使众人受益的现实。

显而易见,老实人片面坚持原则的做法有一定不良的后果。从社会来讲,它事实上阻碍了创新和尝试,因为任何新生事物总是以异于传统的面目出现的,不能学会宽容和权变,就很可能会成为一种妨碍进步的力量。从个人角度来讲,片面坚持原则使自己应该做成的事没有做成,自身利益反而受到损害,整个事业也因人际关系僵化而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空有大志而无从实现,最终想坚持原则亦不得,更不要说影响社会了。

老实人为何对原则看得这般重要而近乎神圣?归根结底乃在于缺乏对原则本质的真正理解,其坚持原则的行为在很多情况下只是一种情绪化的盲动。

原则不是绝对化的。无疑,坚持原则、遵守规则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秩序,但如果将原则绝对化,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变成一潭死水,不再有热情、冲动和生命力;可以说,一个社会需要某种程度的非原则的、反原则的行为,这些行为的存在有利于我们社会的完善和进步,这就好比是生物界里狼群的存在会使鹿群更加健康、强壮一样。有些时候,我们为了达成一个更高的目标很可能就要短暂地牺牲一些其他的原则,这不可避免。老实人由于不懂社会运行的两套法则,不知道社会运行既有其原则性的一面,又有其非原则性的一面,更不明白非原则的东西有时更能促成某种理想的实现,他们只是一味地排斥现实法则,一味地抱住死原则不放,结果给自己带来了许多悲剧性的后果。比如,善良是一种美好的品德,但对谁都善良岂不是自讨苦吃,农夫和蛇的故事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原则不是绝对的,还因为它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地点、对象的变化,原则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从时间角度来看,现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在几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那时候人们认为只要有电灯电话就是社会主义了,而现在家电一应俱全也只能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小康水平,以地点角度来看,“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领域将会产生大不相同的结果;以对象角度来看,同样是“爱”,对父母就意味着孝敬,而对孩子就很可能成为引导其正确成长的要素。老实人不理解这一点,他们坚持原则往往是千篇一律的,不分对象,不看具体情况,硬要把活生生的现实套入同一个框子里,做事怎么能够成功?又怎么会不引发与他人的矛盾呢?

原则不是绝对的,还在于原则自己并不能证明自己,原则是好是坏必须要用实践去检验,要看结果怎样,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那这个原则有可能就是假原则、坏原则、有缺陷的原则、别有用心的原则。一些老实人所认定正确的那些原则是传统教化的结果,是别人告诉他的而不是他自己经验的总结。在这些情况下,老实人的“老实”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些人达成不可告人目的的工具。而老实人不关心效果的习惯更加重了其对原则的模糊认识,反过来,不辨真伪地、抽象地、教条地坚持原则又会使老实人一次次地碰壁、吃亏。

老实人的出路何在呢?

首先,应该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在大原则保持的情况下,在具体问题上则可灵活掌握,在某些情况下,还要敢于突破原则。讲究灵活性,就是要掌握方式方法,要学会用多种手段去达成同一目标。

其次,应注意关心结果。在行事之前多考虑一下效果如何。毕竟我们做事是为了成功,只有成功了,我们才有可能增强自己的实力,才谈得上进一步地坚持原则。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曾指出,打仗要以消灭对方有生力量为目标,而非为争夺一城一地之得失,为了消灭敌人,我们还可以主动让出一些地盘,使敌人背上包袱。一旦敌人的有生力量受到重创,那些地区迟早还是我们的。毛泽东对战争艺术的这种高超领悟在今天仍是颇有启发价值的,老实人应该学会理解其中的精髓,并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懂得争取自己的利益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老实人往往是指那些本本分分、规规矩矩的人,他们在工作上任劳任怨,在生活上严谨自好,各个方面都达到了社会规范的基本要求,在领导眼里往往也算是很听话的人,在群众中形象也是公认的好。然而,就是这样的人却总是吃亏。也就是说,遵守规则的人并没有得到奖励,而违背规则者却获利甚丰。这种现象看似不正常,但却很普遍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久而久之,反倒成为正常现象。为什么老实人总是吃亏?这与其羞于争取自己分内利益的行为有着直接的联系。

老实人极端重视道德和规则,认为自己去争取利益这件事本身不符合以道德为核心的道德标准。而对道德标准的遵从,使他误以为有好的用心、好的行为就必然会有好的结果,也就是说,只要自己做了工作,有了成绩,群体(包括组织和领导)自然就会安排自己的利益,因此没有必要去争取利益。

而且,老实人还总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争”便是不道德,因为道德的行为是讲究无私奉献,只讲付出、不求索取。但事实上,争取自己的分内利益是一个与道德无关的问题,按劳分配、等价交换乃天经地义。而老实人看不到这一点,他们以道德感来评判一切事物,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取向,因此,在他们眼里,争取利益就变成了一件不具道德优势的事。

还有些老实人,也认识到了应该去争取一下自己的正当利益,但是却苦于无计可施。因为在争利的过程当中,为了在竞争中获胜,势必要运用一些超出群体规范的技巧和手段,而这一点乃是老实人最不能接受的。于是乎,在某种程度上,老实人把争利的过程与小人行为等同起来,这样,争取自己的分内利益,就不仅是不必要、不具道德优势的举动了,而且更成为可耻、可恨的事。

然而,老实人的这种“不争”的道德之举,却带来了一系列不良的后果,这些后果从一个客观的立场上来评价的话,甚至还有很不道德的因素在内,这大概是老实人所始料不及的。

就个人而言,不去争取应得之利益,往往会有以下后果:

第一,使自己的生存能力显得不足。我们都是生活在世俗社会中的平凡人,我们要活下去,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保障,没有这些东西或者获取不足,生活就会出现困难。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道德正义感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肚皮咕咕叫的问题。如果你羞于争利,使应涨的工资未涨,应升的级别未升,势必会使自己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往往并不单单涉及一个人,其小集体的其他成员,特别是家庭成员也将跟着受害。

第二,对自己事业的长期发展不利。老实人有理想、有抱负,有公正心和正义感,这很值得提倡,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楼台平地起,通往理想的路就像是登山的石径,必须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攀登,必须要有一定的实力作积淀。如果你羞于争利,就等于是少登了一个台阶,而有些时候,少登一个台阶就会错过一系列的机遇,这样少登一个台阶事实上很可能就相当于少登了十个、甚至是上百个台阶。无疑,这对老实人事业的长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第三,自己该得之利未得到,会影响情绪和心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自然会感到恼火、窝心,生气、烦闷自是不可避免,这当然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对身体健康也颇为不利。可见,羞于争利,失去的不仅仅是一种利益,它会有一系列的负面后果,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认识。

不争应得之利,反使不应得者从中获益。实际上,老实人只讲独善其身,不争取正当利益的行为,这是对恶的一种纵容,客观上造成了助长不正之风的结果。

不争应得之利,会使不公平的行为逐渐演化为不公平的规则。世界上并无绝对的、天生的规则,一切有关人类行为的规则都是从人们的相互交往中演化出来的。也就是说,当同一种行为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以后,它就会变成一种具有约束力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再经过长期的、大范围的实行,就会成为一种新的社会规则,对人产生外在的强制力。老实人不去争取自己的应得之利,而不应得者却大得其便,获利甚丰,这就构成了一种行为模式。在以后的类似行为中,老实人可能仍旧不能获得自己的那部分正当利益,而不应得者再次从中获益,久而久之,不正常就成了正常,不公平的东西则固化为社会规则的一部分。这样,老实人的忍让和退缩,就不仅仅是一种不利于己的行为,而成了阻碍社会进步的行为。自然,在这其中,老实人将成为更大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