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总序(1 / 1)

陈建功

鲁迅文学奖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文学大奖之一,每三年评选一次,其评奖项目包括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报告文学、散文杂文、理论评论和外国文学译介七个门类。该奖项因贯彻了“公开、公平、公正”和“宁缺毋滥”的原则,无论是评奖委员的产生还是参评作品的征集与评选,都有严格的程序规定和监督机制,因此在文学界乃至社会各界,享有很高的威信。获得该奖的作家,有文坛耆宿,也有文场新秀,他们展示了某一时期中国文学某一文体的代表性风貌。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除了获奖作品具有标志性水准外,其他作品也都具有相当的层次,反映了我国当代文学某一体裁创作的较高成就。

中国社会出版社素以出版优秀图书服务城乡社区,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宗旨,在为大众文学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的同时,认为对高雅文学的扶助和推广同样不可或缺。他们这次推出的“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丛书”,首批包括了获奖作家的中短篇小说集和散文杂文随笔集。以这些作家思想的敏锐及对生活独到的感悟和思考,以其个性纷呈艺术老到的表现力,相信读者通过这次高雅文学的巡礼,会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升华和极大的艺术享受。

大众文学和高雅文学,有区别,也有融合。作为读者,兼收并蓄,可以获得丰沛的审美愉悦和享受。丘吉尔、邓小平,皆为金庸小说的忠实读者,可见热衷于大众文学者并不卑微;有贩夫走卒,也有乔伊斯、普鲁斯特的“粉丝”,可见高雅文学也不全然“雅不可耐”。读大众文学,可开心可解颐可惊悚可温馨,可壮英雄胆扪佳人泪;读高雅文学,可感慨可深思可叹惋可悲愤,可另眼看人生只眼看世界。应该说,无论是大众文学还是高雅文学,都是人类精神生产的成果,是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诚然,大众文学的批判者揭示了“现代文化工业”的“造神”过程,揭露大众文学的虚假化、浅表化、媚俗化及其消费主义的本质。而高雅文学的批判者则讥讽高雅文学“雅不可耐”的尴尬,宣判了它式微的前景和惨淡的未来。窃以为,除了绝对化的断言和展望缺乏理性之外,这些批判和讥讽,对于不同文学的发展或许都是警世名言。但读者既需要娱乐身心的文学,也需要观照人生提升审美的文学,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我们的出版社,博采各家,兼容并包,既照顾到读者的娱乐需求,也照顾到读者深化人生体悟提升审美素质的渴望,把类似“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丛书”之类的佳作推出,应该说是深得人心的善举吧。

为此,我对这套丛书的出版,充满崇高的敬意。

是为序。

2006年8月16日

注: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