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六章 孩子学英语,父母们还应该从哪些技术环节“武装”自己?(2 / 3)

一位多年从事英语教学的老师,就曾经在网上向我表达过这样的担忧 :

“常看到的一些对孩子理解力的描述,‘孩子听懂了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七十、百分之九十’等,给的数据是那么的具体,不知道这个数字是哪里来的。

而家长根据这个百分比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手头的材料。这个做法怎么看都不靠谱。但是很多人还是这么做了。”

是呀,作为有经验的老师,跟自己多年的实际操作来对比,孩子听懂了百分之多少这样的判断是很难做出来的。不但听懂了多少英语这个问题本身就很难评判,而且还会受到很多莫名其妙的心理因素影响,比如孩子自身会有虚荣心,还会有讨好大人的心态,更要命的是还有些不懂的东西不是语言,而是在知识面、世界观的层面上。

有的爸妈表示,孩子看卡通,看到某一段时开心地笑了,这样就说明他们听懂了。恰巧前几天儿子在车里跟一个刚刚从中国过来的 10 岁男孩一起看一个科幻卡通,就是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子最着迷的那一类主题。到了某一个位置,儿子捧腹大笑起来,紧接着,旁边的那个孩子也大笑了起来。我在开车,看不到车载DVD 的画面,但是我从台词和他们的笑声可以判断出,那个新来的孩子完全没有听懂这里的英文。

儿子笑的地方很莫名其妙,是说给某个科幻角色赋予了一个什么样的超能力,大概他是觉得这个超能力跟角色不配,所以开始大笑。这是一个只有他自己才能笑得出来的地方。旁边那个孩子熟悉这个故事本身,结合画面能够跟着情节往下走。可是,出于一种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在一个完全不好笑的地方跟着大笑,反而是在告诉我,在这个位置他没有听懂。因为卡通片里有很多类似这样非语言因素的存在,孩子笑不笑也不是一个靠谱的评估。

既然普通父母没有受过系统训练,或是不具备通过多年教学经验磨炼出来的耳朵,去判断孩子的英语水平,就没有必要硬要去测试。利用亲子之间可以随机互动的交际特点,从观察孩子的反应、侧面的交谈,或是孩子对待游戏的投入程度、他们的肢体反应这些内容着手,不动声色地在实际交际中做出常识性的判断和应对,本身就是尊重语言交际性的评估方法。在这样不动声色的交谈和判断中,大人应该悄悄地埋下“中心思想”的主线,要判断孩子有没有抓住主题或是故事发展的主线。如果发现孩子几乎不能建立故事的主线,只是在跟着一些枝节内容发笑,这时的理解程度就不到位了。如果对于主线把握良好,这时可以加入一些针对内容细节的测试,比如故事里出现的具体人名、动物名等,对于细节的把握,是理解过程中语言能力比较游刃有余的一个表现。细节把握得好了,最后还可以带入一两个不能通过常理或画面推理出来、需要直接针对语言进行理解的故事特色内容,来判断孩子具体的语言理解程度。

这一套从主题到细节再到具体语言理解的侧面测试,也可以应用到孩子的阅读理解上去,特别是一些集中学习英语拼读法(phonics)的孩子,会有一个朗朗的“假读”过程,而未必产生阅读理解。我很惊讶地发现不少父母就是满足于孩子朗朗地大声读,从来没有去想过孩子产生了阅读理解没有。因为好多还不到能产生阅读理解年龄的孩子在采用“听力先行”的操作,面对一段文字可能是采用先听音频的做法,还要注意到这种情况下测出的理解是来自听力还是阅读。当然,不论是听力还是阅读理解的测试,都应该遵循不动声色这个原则,千万不能为了测试而人为地去割断交际。在克拉申博士提倡的“无压力自愿阅读”中,甚至就主张根本就不需要去知道学习者读懂了多少,不要给他们带去压力。

第四节 父母英语不好,能教孩子吗?

在孩子眼中,语言是来跟父母交流的,他们不会意识到父母的口音和其他语言问题的存在。父母的口音等问题对于孩子外语的负面影响,跟他们在亲子英语中能够带给孩子的感情纽带相比,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都不及。

这也是一个反复出现的问题,就在这部书稿几乎已经完成的时候,我接受了国内媒体一个关于少儿英语阅读话题的网络采访,结果,“如果家长给孩子读英文绘本,语音语调不够准确是否不如不读呢?”这个问题也出现了。实际上,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章不少,网络上具体做法的经验介绍也很多,可是为什么困惑挥之不去、问题要反复出现呢?

仔细看看各类主张父母英语不好、照样可以教好孩子英语的书籍和文章,多半都是在打感情牌,去鼓励所谓英语不好的父母自己去教孩子,这张牌还特别和现在大家对于体制教育的反感形成了共振。感情鼓励之外,剩下的差不多就是卖产品了,告诉爸妈们如果买了这个产品,不用怕自己英语不好,反正在家就能“包治百病”。在这一节里,我们认真地从语言和语言习得的角度,分为下面三个层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第一,在孩子眼中,语言是来跟父母交流的,他们不会意识到父母的口音和其他语言问题的存在。

怎么没有人问 :“父母中文不好,能不能教孩子 ?”数学不好呢,能教吗?

历史呢?再扩大一点,艺术方面呢?干吗就偏偏要翻来覆去地问外语呢?

母语,不用多说,天经地义的事情,恐怕没有哪个做父母的会在教孩子母语的问题上眨一下眼的。人文和科学,有一个基本内容的正确性存在,大家的心态似乎也挺坦然,就是简单的阶段,大人知道什么是正确内容的时候,义不容辞地教,再深了,就得交给学校和老师了。而音乐绘画这样要一点天分、可以归类为特殊技能的东西,大家是在评判好坏高低,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正确与否,如果父母自己知道水平不好,绝不会在家里瞎折腾,一定是送出去学,还要尽可能地找高手教。

那么外语算是哪一种情况呢?

要命的地方就在于,哪种都算,哪种又都不算。外语是语言,语言是相通的,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过程也是相通的,这一点它像母语。外语也能够分割出来一些知识性的内容,也有正确与否之分,又像人文和科学。可是它同时又更要在乎水平的好坏高低,更像艺术或技能。因为要像艺术和技能一样评判好坏高低,这时父母自己能不能教、自己水平够不够的纠结就冒出来了。

但是,对于外语水平好坏高低的评判,不是他人的主观意见,不像艺术或技能那样,业内的重量级人物评判的分量很重,要想在行内出头,就得去拜在他们门下。对于外语的评判原则不是人为的标准,而是实际交际。也就是说,在跟母语人的交际、在原版书的阅读中,顺利完成了交际的第二语言就是好的,完成的效率更高、更得体就是高的。因此,父母自己教也好,送出去请专业教师也好,如果能有效地抓住交际性这个关键,就都没有问题。

我们给孩子读绘本、做游戏、唱童谣时,只要语言所承载的意思在亲子之间得到了表达,也就是说在孩子听懂了故事或是弄懂了游戏怎么做的情况下,他们“听”不到大人外语里的错误。这些错误包括我们大人自己敏感的口音,也包括我们自己并不敏感的、但是绝对跑不掉的语法问题和其他层面的系统问题。“子不嫌母丑”是这时起最大作用的一条规律,不仅仅只是语言学的规律,直接就是最根本的人性规律了。这就是亲情的力量在语言学习中的分量。

在美国这样的多语言国家,新移民孩子的英语很快超过自己的父母,然后在语言上给父母提供帮助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孩子们都不会意识到这个过程中父母的英语水平怎么样了。我儿子四岁多的时候,有一次跟妈妈在美国的商场里看到人家搞活动,有很多彩色的气球,就让妈妈去帮他要一个。妈妈不知道气球的英语怎么说,就让儿子教她。这个词的发音有一点点难,涉及两个汉语里没有的元音,所以妈妈学不准。孩子教大人,可是把握不住听得懂就行的原则的,那绝对是一丝不苟,只要有半点不准,就会告诉你不对,哪怕妈妈怎么都听不出来哪里不对。几遍下来,四岁的小朋友做了一个决定,跟妈妈说 : “我教你实在太累了”,然后就自己冲上前去,跟商场搞活动的员工提出了要求,最终自己要来一个气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完全是本能地在使用语言完成交际,并没有去评判大人英语的好坏。妈妈的音发不准,还是孩子心里的妈妈,还是知道妈妈去要气球的能力超过自己。大人在孩子眼中的威信和形象,不会因语言的口音打折扣。

孩子本能地关注外语的交际性,这是他们的一个天赐优势,恰恰还就解决了中国体制教育里缺乏交际这个最大的死结,这时大人就更不该因为自己的纠结心态去打断交际了。引导着孩子去交际、去完成任务,这本是做爸妈的在亲子英语中最大的价值。

第二,孩子的语言习得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灌水”的过程,不是灌进去什么口音就会带出什么口音的。

父母的口音影响孩子这个担心若要成立,必须得有一个前提,就是第二节里说的,第二语言是通过“灌水”式的“输入”习得的。如果那样的话,灌进去的水脏了,将来出来的才会是脏水。中国一些南方方言区的父母们,普通话多少都带点口音,有的可能还很重,可那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普通话水平就超过不了父母。

同样,我们可以看到在移民的语境里,不论父母的英语水平怎么样,孩子将来说出来的话都可以是没有口音的。父母外语口音对于孩子的影响,远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建立了外语学习不是“灌水”这个共识,我们就能简单地看明白在这个话题范围里,一个十分荒谬而又被中国父母们普遍接纳的一个命题,就是父母英语不好,只要用大量“正确”的“输入”去校正就可以了。这如同说父母不好的英语是黑墨水,然后用一大桶清水去冲淡,孩子的英语就没有问题了。换位到数学学习上来思考,这不就等于在说父母在家给孩子教些错的东西没有关系,将来多学习正确的就冲淡了。如果都已经知道是错的了,还去教它干吗!这个荒谬命题的前提,就是那个害人的“灌清水”、“灌脏水”的原理。一旦变成“灌水”,语言的交际性和创造性就都没有了,就是大家深恶痛绝的体制教育模式了。那样的话,灌多少水都没用。

第三,孩子口音和整个第二语言的形成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不简单受制于父母或老师的口音。

父母的口音对孩子就一点影响也没有吗?肯定会有一点,但是这一点可以小到忽略不计,孩子的语言成长是社会性的。还是用我们周围的汉语普通话的发音为例,孩子的口音不会和方言口音很重的父母们一样不准,可是也不会和电视里天天听到的播音员一样标准。孩子的普通话,慢慢会形成一种学校语言,在一个城市的学校范围内流行,同龄的同伴之间都会对口音和词汇选择起很大的影响,最终会是一个打着地域和时代烙印的社会化产物。就英语而言,孩子如果低龄到了英语国家,不论父母或国内的老师怎么教的,他们的英语基本上可以摆脱口音。

而留在国内,不管怎么努力,一些正常的口音痕迹还是会有的。而且国内的老师,就算专业的,哪怕是海归的英语老师,其外语也还是要带口音的,大家不过就是在五十步和百步之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质的差别。说白了,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环境里学习,孩子的中式英语口音,只是中国人学英语会正常形成的结果,不是简单地受父母的口音、老师的口音所制约的。所以外语的口音,过去不要去赖我们的英语老师,将来也不必去担心孩子会被自己所耽误。

这三个层次的分析,是为了让爸妈们能够了解到,亲子英语的优势在于亲子之间的交际,父母的口音和其他存在的语言问题对于孩子外语的负面影响,跟他们在亲子英语中能够带给孩子的感情纽带相比,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都不及。我是真心地希望看完了这一节的爸妈们,从此以后就再也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

绘本、故事、游戏、童谣里的一点点英语是很有限的,不算多也不算太难,按照现在中国父母的普遍教育水平,不难对付。真正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想要在他们的成长中加入一点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就要在这些日常的亲子英语中突出语言的交际性,直接使用英语。如果非要随时去顾忌自己的英语水平,老要去查字典、对音频什么的,就破坏了语言的交际性,还会给孩子一个英语难学的心理暗示。亲子自然交流的力量得不到表现,还真不如不去教了。没有交际的亲子英语,其效率一定要比没有交际的学校英语更低。

第五节 应该纠正孩子英语里的错误吗?

到了父母跟孩子之间亲子英语的层面,问题似乎就很明朗了 :能不纠就不纠,不影响交际就绝对不纠。既然纠正并不能带来更快的习得,有什么必要去纠呢?

孩子英语里的错误要不要去纠正,这也是一个永远不衰的问题,一茬接一茬的父母总是会问到这个绕不过去的问题。知道吗,这不只是带孩子学英语的父母们碰到的头疼问题,也是第二语言教学课堂里最难把握的一个原则。

本书的读者已经很明确地知道了每一个人学的外语,跨人种、跨语言地都表现为一种中介语,里面会存在无法避免的系统性偏误。如同上一节讲到的,孩子最后形成的口音,不因为父母的口音不准而不准,也不因为听多了原版影音作品或是外教口语,就变得跟母语一样准。偏误会系统性地表现出来。

要不要纠正错误,这个表达需要调整一下,说得更准确一点,叫作要不要纠正“偏误”(error)。口误笔误那样偶发的错误,一点就透,纠正或是提醒一下就解决了,当然可以去及时纠正,这不在这一节的考虑范围里。难处理的,就是那些在中介语里顽固地表现出来的系统偏误。怎么办,要不要纠正?

纠正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掌握,如果有帮助,哪怕不是多明显的帮助,这个偏也一定是要纠的。而相应地,我们在教学法上的考虑也会比较简单一些,就是一个具体怎么纠偏的问题了。

第二语言习得成为独立领域以后,一度在纠偏这个课题上展开过集中研究,主要就是抓住具体的语言偏误,在纠偏组和不纠偏组之间进行对比。研究的结果比较明确,一边倒地指出 :纠偏并不能帮助学生改善中介语的水平。那些偏误该出现还是要出现的,年头不够问题就是解决不了的。其实,在这样的集中研究铺开之前,美国第二语言教学界的倾向已经十分明显了,既然推翻了要靠反复操练立即纠错来建立语言“习惯”的行为主义主张,那么处处纠错、及时纠错的做法就已经不吃香了。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在中国学校里的英语学习,整个过程不就是一个纠偏的过程吗?如果纠偏对于第二语言的掌握真是有效的,我们在学校不是早就学出来了吗?

在集中研究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就是在纠偏与否的对比实验中,频繁纠偏以后,相应的偏误有变得更为顽固的趋势。从教学角度的推论是,学生的语言系统里本来就有这些偏误存在,如果老师再去反复纠正它们,等于是在一遍一遍地强化印象,会让这些偏误更顽固。在我最看不上眼的中国体制内大大小小的英语考试这个问题上,中国考试的设计除了在考短期记忆能力以外,就是在这些系统偏误上做文章,不但反复考,还故意给学生下套子。我至今还记得中学英语老师在用这样的“圈套”套住了我们之后,教训我们说“告诉你们要考吧,还是没记住”时的那一脸“狞笑”。用这样容易造成混淆的“圈套”

来考学生,其强调和巩固偏误的嫌疑就更大了。如果对于托福题型历史比较了解的行家,就可以注意到现在的托福试题里已经不再这样做了。

纠错,死打学生的“七寸”,是中国外语教学的特色,而且这个特色还要追溯到私塾老师用戒尺打手心的启蒙教育模式上。我们很多中国人,包括学生和老师,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做法可能会是个问题。在最没有接触到“赛先生”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这个角落里,尤其是这样的教学到了脱离了中国大环境的海外文化孤岛里以后,这个落后的特色更是变得十分顽固。我早期的勤工俭学在做汉语助教,带队的教授就一再严厉地批评我,学生的“哪个哪个错误你怎么没有抓住?”进而还上升到对学生不负责、浪费学生时间这样的教学技术以外的环节里去。直到学生填写的学校统一的教学评估表的统计结果出来以后,学生对我的评价远远高于其他那些根本就不是第二语言教学专业、甚至于根本就不是语言学或中文专业的助教们时,这名教授还在困惑,我是怎么“混”来这些的评价的。

这名教授把纠错看成了外语课的职责,认为把每一个错误及时拿出来“敲打”,是老师水平的所在,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是呀,上外语课的老师如果不纠正学生的错误,那还有必要上课吗?有人在网上跟我互动的时候,也拿这样的话出来抬杠。在这个问题上,比较激进的教学主张就是完全不纠错的,克拉申博士的第一代理论“习得假说”,就是在主张自然习得,就不存在纠错这个环节。到了他极力推崇的“无压力自愿阅读”里,就更没有纠错的空间了,根本不去看学生的错误,甚至连阅读读懂了没有都不去过问。所以还真不要拿外语教学实践中完全不纠错的说法当笑话看。

现在父母们普遍提出这个问题,说明大家的水平在进步,不要频繁纠错这样的主张,已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再说了,凭经验跟孩子母语发展的过程作类比,大人在母语里纠正孩子的是概念,比如颜色弄错、形状弄错或是事物的名称弄错等,也并不会去纠正语言本身的错误。在外语里,如果老纠错,也会看到语言交际或是孩子思维被打断,似乎不纠错才是有道理的。可是真不纠错,心里又不踏实,就像带过我的那位汉语教授一样,觉得没有负责地帮助孩子。因为纠结,这个问题才会反复出现。

我们在教学的处理上,比较中庸的做法是有少量的纠偏,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对被纠正偏误的意识(awareness)。对于具体应该在什么阶段把什么偏误拿出来说,才能达到唤醒学生的意识而不是强化错误本身,还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平衡。在教学法的培训中,也要花很大的力气来处理这一块,操作中还需要倚重教师的实际经验。而且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背景中,甚至就是不同的老师之间处理的差别都很大。

不过到了父母跟孩子之间亲子英语的层面,问题似乎就很明朗了 :能不纠就不纠,不影响交际就绝对不纠。既然纠正并不能带来更快的习得,有什么必要去纠呢?父母们不是在进行系统教学,自身的中介语偏误也不会少,能够抓住孩子的偏误都会比较枝节,更没有纠的价值。这个不纠,还包括不纠大人自己的偏误,只要交际能够有效进行就要进行下去。我们一再强调了父母最大的价值在于跟孩子之间带有亲情纽带的交际,为了纠错而打断交际,一万个不值得。

最后举一个我在不同场合几次看到的极端例子。小孩子在念绘本,估计是被大人频繁纠错纠成习惯了,几乎就是手指着绘本里的文字,念一句、顿一下,等着大人来纠。到了这个份上,孩子怕是以为英语就是这样拿来“磨损”用的呢,根本意识不到它的交际性了。等到孩子再长大些,自我意识开始形成了,这些“磨损”造成的后遗症慢慢都会体现出来。不论从语言习得还是从孩子成长的任何一个层面来看,如果少儿英语弄到了这个份儿上,那可真不是在帮孩子了!

第六节 少儿英语学习中是否要回避母语?

外语学习中没有必要刻意回避母语,把握平衡的原则还是交际。外语中看懂绘本、听懂故事、跟外教交谈等都是交际,应该习惯用外语去完成。如果用母语来解释外语或是替代外语交际,就扼杀了外语自身的交际性,会使外语学习的效率变得很低,这是应该回避的。

是否要回避母语,这又是目前中国少儿英语里一个“经久不衰”的困惑。这个问题之所以被一批又一批的父母拿出来问,同样是因为它没有一个清晰的、可以整齐一刀切的答案。

要想看清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我们先把视野放宽一点,不要只盯着低龄的孩子,看一下第二语言习得领域里整体的处理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