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4、犯罪心理分析(下)(1 / 2)

“如果这样,他后来的婚姻从何而来?”张坚冷着脸,沉声道。

燕婷稍作沉吟,然后道:“幻想和病态心理是因为内心越来越强烈的性冲动,但这种冲动能否在最后转化为犯罪行为,跟人的社会认知能力有关。有那么一些时候,比如罗晓峰,一定也知道自己的许多行为是病态的,他也曾试图去改变自己的状态。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自救,它的具体表现为主动去寻求别人的帮助,或者自我约束。我们可以设想,突然有一天,罗晓峰的身边出现了一个女人,那对于他,无疑是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和女人在一起的快乐,大大加强了他的社会认知能力,他由此,开始慢慢减少幻想,修正病态的人生轨迹,向往健康有益的生活。一段恋情就是一剂良方,虽然还不足以彻底根治罗晓峰内心的创伤,但至少,他开始转变,如果没有意外,也许,现在他就能像个正常人那样快乐地生活了。”

燕婷眉峰皱起:“意外,我想,就是庄丽芸4年前突然离开了他,也许,离开之前,罗晓峰正憧憬着他和庄丽芸的婚礼,幻想今后的生活会多么幸福。庄丽芸离开罗晓峰的原因,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是,我们可以从庄丽芸去南方发展这件事上,看出些端倪。庄丽芸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一定要高于罗晓峰,既然罗晓峰无法给予她,她就要自己去获得。但庄丽芸却没有想到,正是她的离开,给了罗晓峰致命的打击。这就是报告中第三条提及的,凶手曾受到过婚姻的创伤。”

“那么庄丽芸为什么会4年后又回来嫁给罗晓峰?”张少杰提问。

“这就必须要从庄丽芸在南方城市的经历找原因了。因为时间有限,我还没有得到这方面的确切资料,但我判断,庄丽芸这些年一定混得不怎么好,或者还很艰难,甚至还要忍受一些屈辱,于是,回过头来,跟罗晓峰在一起,过那种平凡的生活,对她便有了诱惑。”

“但是她根本不知道,此时的罗晓峰已经变成了什么样。我想,到这时候,她已经开始成为罗晓峰憎恶的对象。正是她的离开,毁了罗晓峰的生活,他又跌回到了欲望的痛苦深渊里。庄丽芸不在的日子,罗晓峰一定无数次幻想了如何报复庄丽芸,杀死她,当然是不二的选择。但因为庄丽芸远在南方城市,罗晓峰并没有把谋杀和现实联系起来。突然有一天,他接到庄丽芸发来的信息,她要回来了,她要和他结婚。试想一下他那种惊喜交集的心情。这4年,他所有的性幻想,都和庄丽芸无关,而所有的杀戮,对象都是这个女人。现在,他终于有了机会,把杀戮从幻想带入到现实。对于杀戮的渴望一下子变得强烈起来,并且让他无法抑制。正是在这样的刺激之下,他才开始化身蜜月杀手,在短短的一个星期内,杀死了两名新婚不久的女性。他替受害人穿上婚纱,幻想她们就是庄丽芸,他可以尽情地占有她,并在最后,羞辱她,控制她的全部,并在最后,杀死她。这是种典型的替代式情感,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前两起杀人案,看作是罗晓峰杀死庄丽芸前的一种演练。不可否认,罗晓峰一定已经从这两起杀戮中得到了从所未有的满足,受害者是不是庄丽芸,已经是件无关紧要的事了。以上情况,显然证明罗晓峰符合报告中第4、5、6条的特征描述。”

“庄丽芸回来后,罗晓峰并没有立刻杀死她,我想,那是因为他们的那场婚礼。罗晓峰对婚礼的渴望,让他等到了婚礼之后才开始采取行动,因为只有婚礼之后,他才算是真正得到了庄丽芸。而杀死她,对于他,只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筹备婚礼的两个月,罗晓峰因为身边多了一个人,所以行为必定受到制约,这也是后两起案件之间相隔两个月的原因。”

燕婷吁了口气,她还是头一回当着队里的同志,一口气说这么多。

“报告中最后一条,我想不用我解释了。罗晓峰的工作,每天只需早晚到公司打卡,其余时间全部由自己支配,符合报告中对时间拥有充足的支配权的描述。”

下面的警察这时交头接耳,显然在跟身边的人发表对燕婷这份报告的见解。

石副局长忽然举起了手,下面立刻安静下来。

“燕婷同志这份犯罪心理学描述报告,不管它的合理性与正确性有多少,我觉得至少对我们侦破蜜月杀手连续杀人案,是有极大帮助的。但是,破案讲究的是证据,这些理论如果没有证据的配合,还是很难让人信服。”

台上的燕婷点头,再次给了杜海明一个手势。

“请看这些图片,它们都是从罗晓峰死亡现场遗留的电脑硬盘里发现的。”

幕布上显示的是婚礼时的照片,依次过去,里面的新娘,正是前两起案件的受害人。

“这些照片,都是罗晓峰案发前偷拍的,我想这不可能是巧合,这至少证明了,罗晓峰曾经远距离接触过受害人。这虽然不是直接证明,但足以加大罗晓峰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