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为什么没有我(2 / 3)

就这样,一个完美的自杀计划,由于在执行过程中遭遇外人的多重干涉,最终以自杀者被送进医院的手术台上洗胃而告结。为了提高人民警察在广大市民心中的形象,这一起事故,被公安局的领导当成了一项为人民服务的完美业绩,通知了新闻媒体。于是第二天,一则主要内容为“三个活得不耐烦的花季少女,被一伙见死便救的人民公仆无情地剥夺了她们选择死亡的权利”的歌功颂德式的新闻,就像泛滥成灾的洪水一样,淹没了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那个报假案的中年女人,也趁机戴着媒体给她塑造的英雄嘴脸,走进了每一位见过此报道的市民的眼中。可是对此事真正感兴趣的人,却只有两位读者。

面对这则报道,两位读者都以各自的方式,表达了对女孩们自寻死路的惊讶不已。其中一位读者,是女孩们的同窗好友,这个女孩在阅读到三个熟悉的姓名时,立即用这样一句话“?”,阐述了对她们的愤怒之情,之后她就没有再读下去。另一位读者,是一个年轻男子,他是女孩们的,他在阅读到三个熟悉的姓名时,也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不同的是,愤怒在他脸上拥有的面积只有20%,痛苦不堪霸占了余下的4/5。但年轻男子并未效仿第一位读者的行为,因情绪失控就毅然抛弃余下的内容,他耐心阅读完了全部的文字,并且还成功地转移了关注焦点,重视起了报道上的另一位女主人公——举报三位少女的中年女人。这个时候的中年女人,正在名气的喜悦当中不断地更衣沐浴,所以她也就无法立刻见识到命运对她暗示的不幸。

第三天清晨,一具已经死去了几小时的女尸,现身在了先前那家旅馆的收银台上。死者,就是前一天那位备受媒体欢迎的中年女人。她是在趴在桌子上休息的时候,被人砍裂后脑而亡的,凶器是一把遗留在死者脑袋上的斧头。杀人动机的排查结果显示,两日前被死者救下的三位少女,作案的嫌疑最大。接下来,她们生不见人的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种推理的可行性。无奈追捕的最终结局,却背叛了所有人的先见之明。办案人员成功抓捕的,不是他们想象中的三个活蹦乱跳的少女,他们捕获的,是三具短斤缺两的女尸。法医解剖的结论指出,死亡的有六条人命,砒霜是少女们断气的罪魁祸首,但它可以拒绝承担尸体残缺不全的责任。于是侦查就在这里陷入了僵局。

有一种这样的假设,女孩们是吃砒霜自杀的。理由如下:女孩们在三天前的自杀活动中,求死心切,谁知中年女人未曾让她们如愿以偿,于是他们就怀恨在心,决定杀死中年女人以泄心头之恨。所以她们这次服用砒霜的行为,不仅仅是畏罪自杀,更是为了完成之前失败的自杀。可这种解释立马就遭到了事实的否定,第一,它无法说明女孩们留下三具这样的尸体——第二,如果女孩们是自杀身亡的话,那么死者身上那些不知踪影了的肉体组织,又做何解释呢?而且死亡现场也未发现切割尸体需要的刀具。

显而易见,三个女孩用砒霜自杀的假设不成立,她们复制了中年女人惨死的命运,同样死于一起谋杀。可什么样的凶手,才舍得对年轻貌美的她们痛下如此黑手呢?虽然可以提示办案人员,她们有被奸杀的可能性,但她们死后的肉身上,却并未留下的蛛丝马迹,所以奸杀行也不通。侦查,在此穿上了扑朔迷离的外衣。这种情况,直到一天之后,一个女孩跳楼现象的出现,才有所改观。

这藐视又是一个不怕死的少女,可她却似乎并不想要自己的命。当她在站在楼顶摆好了跳楼的虚张声势之后,她没有立即勇敢地往下跳去,而是以自杀为条件,要挟脚下围观的群众派出一个代表拨打“110”报警。接着她又大言不惭地扬言,警察不来她就不会给他们表演跳楼的动作。显然这个女孩是在多此一举,因为她跳楼的企图刚一被人发现,立马就有人通知了警方,因此她的这番话,就把仰望她的人群弄了个不知所措。很快女孩就觉察出来了观众对她的言行动员了茫然不解,于是她就觉得有必要为自己的表现辩解一番。女孩是这样自我开脱的,她说,我心中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我认为自己不能自私地把它带进棺材,但告诉你们又肯定无人相信,所以我只能对警察说。

警察是有备而来的,在及时赶来的路上,他们就已商量好了劝说女孩放弃跳楼的花言巧语,可女孩没有给他们开口对她说甜言蜜语的机会,他们一出现在女孩的眼皮底下,还未来得及豁出口腔内的内容,就被女孩的言语打了个措手不及。女孩是这样对他们宣称的,她说,我知道你们想要说什么,我是不会听信你们的谗言的,所以你们就别枉费心机了。你们给我仔细听好,女孩接着说,现在,我要一口气对你们说出四个不同性别的人名,然后所有人就听到了四个发音不一致的姓名,三女一男。女孩遵守了对围观群众许下的口头诺言,她在说完想要对警察说的话之后,立马就奋不顾身往楼下跳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