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六十五章 厚黑的陈友谅和正义的朱元璋(1 / 2)

《明史》reference_book_ids":[7263389533612280872,6867020882879974407]}]},"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陈理开城投降,宣告朱元璋与陈友谅之间的争霸彻底结束。有一天,有位儒生特地上门求见朱元璋,专门为了与他一起探讨这次战役的成败。

儒生说:“当初你指挥水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陈友谅在张定边的保护下,败退武昌,你为何不乘胜追击,却要班师?如今虽然取胜,却费了不少力气。”

儒生这番话其实是说朱元璋当初没有乘胜追击是一种失策!

朱元璋闻言后,笑了笑,说道:“你是位读书人,你可听说过‘覆巢之下无完卵’的话吗?兵法上也说‘穷寇莫追’,倘若陈友谅江州兵败之时,我一路穷追猛打,那么他们势必会拼命抵抗,那么我的损失肯定很大。”

“因此,我让陈友谅率领残兵败将回去,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是人。他们一看大势已去,哪敢再战。到了那个时候,我只要大兵压境,诚心劝降,不费一兵一卒便可轻松获胜,岂不更好?”

那位儒生听完后,无言以对,对朱元璋佩服不已。

朱元璋和陈友谅的生死决战乃是鄱阳湖大战,朱元璋曾说自己赢得有些侥幸,我认为这也有一些偶然性。

首先是陈友谅战术上犯了错误,没有采纳张定边兵分两路,一路进攻应天,一路进攻洪都,让朱元璋首尾不能相顾的策略,而是率领六十万大军直扑洪都城。

其次是陈友谅运气不太好,碰到了明朝第一守护神朱文正,他率领猛将战团据城死守,不仅让陈友谅拿不下洪都城,反而被洪都城所牵制,最终形成了鄱阳湖大战。

再次是在鄱阳湖大战中,要是没有韩成假扮朱元璋跳水迷惑众人,或许张定边早已攻上了朱元璋的战舰,又或者朱元璋早已被乱箭射死了。如此一来,鄱阳湖大战的结局必然会被扭转。

最后,在鄱阳湖大战期间,陈友谅犯了策略上的错误,竟然在湖面上连舟布阵,造成了不利进退、分散困难等致命性的弱点。

其实每件看似偶然的事情背后,却存在着必然。下面我们从历史必然性的角度来简单剖析朱元璋与陈友谅,探讨一下为什么实力强大的陈友谅却输给了实力弱小的朱元璋。

第一,从人品与政治手腕上讲,朱元璋高过陈友谅。

很多人认为陈友谅是元末厚黑学的集大成者。陈友谅可以说是一路踏着顶头上司的性命走上了当时的高位。

元朝至正十五年正月,徐寿辉部将倪文俊率红巾军攻克沔阳。陈友谅趁机起义,投在倪文俊麾下。

两年后,倪文俊谋杀徐寿辉未遂,投奔陈友谅,陈友谅杀倪文俊,博得徐寿辉的进一步信任。

至正十八年五月,龙湾战役前夕,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之后诱杀已投诚的徐寿辉心腹赵普胜。使得傅友德和丁普郎为自保,投靠了朱元璋。更在鄱阳湖决战中因一句话使得左右金吾将军皆投朱元璋。

陈友谅的原则是为了自己的权位与荣华,可以任意背叛和杀戮,而他治下的手段只有两个字:恐惧。他可以用狠辣手段一路向上爬,再用手中的淫威控制属下,但是他失去了军心民心,队伍并不团结,没有战斗力,将士的倒戈促成了他最后的失败。

而朱元璋无论从为人处世还是政治手腕,显然都高陈友谅一筹。

他每次作战身先士卒,得了赏赐,全部分给下属;他严肃军纪,禁止军队骚扰百姓,还搞过认亲大会,轰动全城,百姓无不拍手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