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25章 相信自己的潜能,永远无极限(2 / 2)

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它也是最经典的潜能激发案例。其实它揭示的道理非常简单,无非是人们通过引入外界刺激来激活内部的潜力,释放自己的潜能。

所谓“潜能”,顾名思义就是潜在的能量,通常是指一个人身体、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发展可能性和空间。由于个体在生命成长中的各个阶段以及遗传基因的不同,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潜能。开发潜能的本质是把天生的智慧潜能循循诱导出来,激活已拥有的知识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所以它离不开一定的外界刺激。

下面我们来看两个真实的故事:

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排练一场话剧时,女主角因故不能参加演出,出于无奈他只好让自己的姐姐担任这个角色。可他的姐姐从未演过主角,又缺乏信心,所以在排演时表现得很糟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此非常不满,并生气地对姐姐说:“你是全戏的关键人物,如果仍演得这么差劲,整个戏就不再往下排了!”顿时全场寂然。受到屈辱的姐姐久久没有做声,突然她抬起头来坚定地说:“排练!”姐姐一扫先前的拘谨、自卑、差涩,表现得非常自信、真实。后来斯坦尼期拉夫斯基评价姐姐说:“我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大艺术家。”

美国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桑迪·威尔曾经是华尔街一名不起眼的小职员,月薪仅150美元。他夫人琼回忆说,那时的生活十分拮据,微薄的收入甚至无法同时支付一周的牛奶费以及购买足够的婴儿尿布。周围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毫无才能的庸人,连他自己也常常看不起自己。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读报时深受报上登载的故事所刺激,遂立下大志,决心成为大企业家。从此,他判若两人,以前所未有的毅力和自信,破除无所作为的思想,潜心研究市场经济、企业管理,最终实现理想,成为一位颇有名望的银行家。

事情非常明显,如果不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发火使他的姐姐大受刺激,积聚在姐姐身上的表演潜能便不可能迸发出来。同样,如果不是报上刊载的故事的刺激,桑迪·威尔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大银行家。在这里,刺激的确发挥了了不起的作用。

我们常常抱怨社会埋没人才,其实由于缺乏信心、勇气、毅力,且又懒惰、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自我埋没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如果我们能多给自己一点刺激,就会多一点信心、多一份干劲、多一分毅力和胆略。到那时,我们身上处于休眠状态的潜能也便能真正发挥出来,进而创造出连我们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