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节(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那道遮羞墙就建在离县城十公里处,一个叫高岭墩的村子。这是秦西岳他们在岭西要看的第一站,市县乡三级领导陪同,介绍新农村建设经验的是县上一位副县长,他指着三百米的长墙说,这是我们用文化占领农村的一种新尝试,由于岭西经济条件差,电视还不是太普及,农民的信息量很少,建这堵文化墙,一是改变村子的落后面貌,让村民们以此为镜,改掉生活陋习,特别是随处堆粪土、随处倒垃圾等不文明现象。重要的,还在于利用这堵墙,开办宣传栏、黑板报,向广大农民及时宣传中央文件和精神,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秦西岳发现,墙上确实辟有专栏,全文贴出了中央一号文件,还有省市的党报以及建设新农村的相关活动通知。在代表们的一片叫好声中,秦西岳沿着文化墙看了一圈,发现这堵墙建得特别有意思,它顺公路而建,巧妙地借助墙体,遮住了高岭墩村破烂不堪的面貌。三百米的文化长墙,用材是讲究的,中间二百米还贴了瓷砖,墙顶用金黄色的琉璃瓦铺成,看上去很有几分气派。而后面,则倒满了生活垃圾,猪粪狗屎成堆地堆着。离墙不远处,就是村民们低矮的房屋。墙跟村民们的房屋比起来,真是新旧两个世界。碍于是第一次看到这墙,秦西岳没说什么,但心里,却在犯嘀咕,这就是新农村建设啊?

等一路看下去,秦西岳才发现,所谓的新农村建设,一半落到了实处,一半,让下面应了景儿。特别是文化墙,近乎泛滥,几乎隔一个县,就能看到这种墙。叫法虽不同,有叫文化墙的,有叫世纪墙的,也有叫宣传墙的,但目的,都是为了遮住村子的面貌,让路过的车辆一眼看到新墙。墙的建法也有所不同,有专门建一堵墙的,也有将农民的旧院墙扒了,用砖砌成新墙,但共同的特点是,这些墙都是建在公路沿线,建在明显的地段。秦西岳愤愤地称它为“遮羞墙”。他在会上说:“如果我们的新农村建设照这个方向搞下去,就会变成一场游戏,一场恶作剧。”大大李副主任批评也,说他讲话不严肃。秦西岳愤怒地站起身,冲李副主任火道:“花国家的钱,建几堵遮羞墙,这叫严肃?”李副主任无奈地叹气道:“老秦你这人思想太右,怎么到哪儿也看不到成绩,照你这说法,下面的同志都没干工作,都在玩游戏?”

秦西岳道:“如果说这也叫工作,宁可不干!”

吵归吵,代表们还得一路看下去,评议下去。等到了革命老区秦岭市平西县老沟乡,秦西岳的火就不可遏制了。

秦岭是本省最东面的一个市,位于著名的秦岭山下,翻过秦岭,就是革命圣地延安。这儿曾是星星之火点燃的地方,更是播撒过革命种子的地方,但因为山大沟深,这儿的经济条件一直很差,老区的群众至今还过着非常艰苦的日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秦岭是重点,也是省上的示范区。但秦岭的虚假之风,搞得比任何地方都严重。

秦西岳他们刚进入老沟村,就看见一堵无比壮观的墙,足有五公里长。白色瓷砖贴面,金黄琉璃瓦铺顶,建得十分漂亮。墙上也没学其他地方搞什么专栏,而是用金黄的瓷砖贴出“社会主义新农村老沟温棚蔬菜示范区”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等几行大字,这字十分的耀眼,秦西岳他们还在离墙几公里处,就能清晰地看到墙上的字了。

有代表说:“这才叫壮观呀!”等到近处,就发现,这墙刚刚建成,墙面还散发着湿扑扑的气息。出乎秦西岳意料,这墙虽是建在公路边,却离村庄有段距离。也就是说,他不是秦西岳批判的那种“遮羞墙”。墙体后面,是一个挨一个的塑料大棚。据平西县县长讲,建设这堵墙的目的,就是激发老区人民科学种田的信心。以前老区只种小麦和洋芋,产量很低,农民收入也很低,县乡经过广泛调查,多方论证,于去年开春提出,要在老区引进大棚种植技术,彻底调整和改变老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充分利用光照时间长这一特点,将老沟村的作物种植比例进行了大幅调整。并从省农学院请来专家指导,县乡也设立了农技站,抽调土专家进村服务,给农民讲授科学种田技术。经过一年的实验,老沟这个终年吃不到新鲜蔬菜的地方,居然产出了自己的蔬菜。这是历史性的一个跨越,也是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一顶标志性成果。县乡打算,以老沟村为示范点,将大棚种植在全乡全县推广,要把革命老区建成秦岭的蔬菜基地。

一番豪言壮语后,代表们走进大棚,实地查看。大棚里确实种出了西红柿、茄子、黄瓜等新鲜蔬菜,种植户脸上也确实洋溢着甜蜜的笑。但秦西岳就是感到哪儿不对劲,他的脑子里死磕着一个问题:这么豪华的墙,要花多少钞票,这些钞票要是用到实处,也能给农村办不少事儿。

这天他开了小差,没跟着代表团回乡上,而是偷偷摸摸钻进了离墙几里处的村子。结果,秦西岳发现了一个惊天大谎:老沟村不但欺骗了县上,也欺骗了这一车的代表,更欺骗了老实巴交的老区群众!

温棚是拆掉房子后搭起来的!

村民说,一开始,老沟村的遮羞墙跟其他地方的一样,也是为了遮挡住破房子,只是比别的地方稍长,有一半,是在村子之外,沿着庄稼地而建。后来乡上让村里搭温棚,搭了一半,看上去不怎么雅观,村民的房子破坏了景致。于是乡上跟村上一合计,决计让村民搬迁,腾出地方来搭温棚,说只有这样,才能让墙发挥出作用来,也能让温棚更显壮观。村民们当然不乐意,搬房子哪有那么容易?乡上开了几次会,同意给每户补偿一千元搬迁费,村民还是不搬,乡上便来了个硬性拆除,强行将十二户人家的房子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