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六节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城乡面貌大大改观(1 / 1)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一个亿万人民广泛参与并普遍受益的新生事物——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有组织地进行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伟大创造。这项活动始于80年代初全国各地开展的“五讲四美三热爱”(五讲,指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指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活动,经过党中央的充分肯定和大力倡导,在全国广大城乡迅速展开。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概括提出了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系列创建活动。这标志着此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97年7月,围绕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实现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和提高公民素质的总要求,中央文明委在全国部署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近年来,根据这一主题,中央文明委在全国范围组织和动员群众开展了一系列工作。1997年,重点抓了文明言行、环境卫生、服务质量、交通秩序等四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1998年,重点抓了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灾区人民和其他有特殊困难的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1999年,重点抓了“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活动。2000年,重点抓了“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活动。组织动员人们美化居住环境、维护治安秩序、丰富文化生活、普及科学知识、拓展区服务、密切人际关系,创建文明社区。2001年,重点抓了“反对邪教,崇尚文明”活动。2002年,重点抓了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2003年,重点抓了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三讲一树”活动。2004年,“三讲一树”活动进一步深化。近年来,结合以诚信教育为重点的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了大量工作。努力推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实践表明,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空前高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内容、形式和领域都有了新的发展,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为吸引亿万群众参与改造环境、转变风气和建设文明生活的重要途径,有效地提高了公民整体素质、群众生活质量和城乡文明程度,在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目前,“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已成为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这一活动以迎奥运为契机,突出“讲文明、树新风”这一主题,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围绕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城乡环境等方面,积极推进全民文明礼仪宣传普及、赛场文明工程、窗口行业服务工程、奥运志愿服务活动、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文明交通行动、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等八大重点工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共同塑造中国人民热情好客、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这一活动,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扎实有效、反响良好。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经过两年研究表明,2006年年底“市民公共文明指数”为69.06,已比2005年增加了3.85.

回顾精神文明建设的光辉历程,我们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我们充满信心,但又深感责任重大,任务紧迫。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体制改革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一定程度的道德失范,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必然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侵蚀作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压力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还将长期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遗留的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仍有相当影响,精神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必须常抓不懈,毫不放松。

我们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定会开创更加光辉的未来,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