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正文 第55章 善意的嘲讽和批判7(1 / 1)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文艺评论家和部长

[波兰]斯特法妮亚·格罗津斯卡

“您看斯普罗塔新创作的小说怎么样?”部长问道。

评论家回答说:“部长,我认为他创作的小说是好的。”

部长摇了摇头。

“我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好的。”评论家赶忙更正。

部长摇头。

“我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针对咖啡馆里那些为数很少的庸俗的知识分子。”

部长摇头。

“确切地说,就是针对那些没有鉴赏力的人。刚才我没表达清楚。”

部长摇头。

“总的来说,部长先生,这是一部坏小说。”

部长又摇头。

“当然,也不能全部否定。”

部长摇摇头说:

“这衣领真别扭。”

经典赏析:

精练的概括 绝妙的讽刺

佚名

没有故事情节,不是鸿篇巨制,一个神态,几句对话,却惟妙惟肖地画出了风派评论家丑恶而又可笑的嘴脸。

部长问文艺评论家对某部作品的意见,文艺评论家说出他的意见后部长却摇头。文艺评论家于是认为他的评论不合旨意,急忙改变意见以求上司满意,却不料部长还是摇头!文艺评论家猜度着部长的心理,随着部长的每次摇头,他就变换一种评论。但部长始终是摇头,部长最后说:“这衣领真别扭。”这表面看来毫不相干的呓语,实际上不恰恰是对文艺评论家的绝妙讽刺吗?

读这篇微型小说,使我想起了契诃夫的《变色龙》。在《变色龙》里,围绕着咬人的狗究竟是不是将军家的,警官奥楚蔑洛夫不断变换着态度,而在《文艺评论家和部长》中,文艺评论家根据部长的动作去评价作品,不是和奥楚蔑洛夫同样也是一个变色龙吗?

在日常生活中,类似这位文艺评论家的人我们是常常可以见到的。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良知甚至没有灵魂,一切惟风向的转变而行,十足的权势崇拜者。所谓“墙头草,随风倒”。摇唇鼓舌,不遗余力唱赞美之词的是他们;唾沫横飞,声嘶力竭,大加挞伐的也是他们。全然不顾这是同一件事,同一个人,同一篇作品,同一个对象。《文艺评论家和部长》的艺术价值就在于对这种现象、这种人格进行了形象而又精练的概括。与《变色龙》相比,虽然它的事件更加单纯,它的篇幅更加短小,但它同样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见风转舵、趋炎附势的艺术形象,这一点也正是《文艺评论家和部长》引起我们兴趣的地方。 聪明反被聪明误,想害别人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