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正文 第26章(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有时候皇后刘氏也常常携了德妃来奉茶递水,在一群太监宫女面前,陪着皇上发呆。刘氏是刑部尚书的孙女,父亲任着陕川刺史,生了李宪和寿昌、代国两位公主。德妃窦氏,开国大将窦抗的曾孙女,祖父是莘国公,父亲任着润州刺史。李隆基是她的儿子。

怎么看都是又般配又和美的一家人。

说起窦氏,她本还有个更加渊源显赫的族谱背景,扶风大族窦家。只不过到唐朝确立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之后,那些靠着门阀出身谋求仕途的关、崔、郑、王等族渐渐衰落下来。故而窦家便不再提以前的事情了。

若再往上数,窦氏的太爷爷的母亲是隋文帝的姐姐,万安公主。还嫌不够要往久远里挖的话,按着族谱一辈一辈翻过去,什么桓思皇后、章德皇后、这个侯那个公,大将军大司马,多了去了,比如窦族一直坚信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就是窦家一分支清河郡里走出去的家人子。

虽然士族在唐已式微,窦氏仍凭着良好的出身和姿容当上了德妃,并将她身上世代沉淀所蕴着的那一份智慧传承给她的下一代。众多皇孙中,武后只对李隆基一人特加宠异之,可见这隆基孩子在娘胎里时多么会挑基因,继承的大部分都是精华,天之宠儿啊!

这天半下午,惠风和畅,杨絮和柳絮一齐纷飞在鹤翔殿外。窦德妃在儿子居处和蔼亲切地召见了从他儿子荷包里掏走不少颗金豆子的小宫女石榴。

李隆基特别叮嘱石榴给他母妃特制些合胃口的糕点,要宜人又不腻的。石榴在他的小厨房里挑挑拣拣,最后只选了几枚皱巴巴的果子装碟。

德妃含笑允石榴讲一讲为何不挑新鲜的樱桃当材料。

“……这种果子在司膳坊的名册上叫做益母子,性酸味清香,长在在西突厥和吐蕃的交界处,过了吐谷浑便不能开花结果了,只有小片山地可以种植,因此南诏国和迦摩缕波国特别珍视,每年都将第一批益母子作为贡品进献给吐蕃赞普,赞普常常转赠我朝。”

石榴端着一碟柠檬向德妃讲解:“吃腻了甜点,以此物作饮品可开胃。挤汁和入面中做点心也很好,可惜益母子数量有限,无法达成。”

爱一行,干一行,石榴爱她所从事的行当,跟着哑师傅学习也格外用心,每读一本进贡记录册子,就能长一次知识。此时面对窦德妃,聊起奇珍异果来游刃有余。

“因其极酸,配菜又易由酸转苦,司膳坊历来只储藏,很少拿去食用。其实益母子分为青黄两种,青果子并非未熟之色。黄色的益母子香味较浓,储过一段时间,瓤的滋味就弱了。青色的益母子香味较淡,即使外皮萎皱,切开之后仍可泡水。娘娘请试试这枚黄色的益母子。”青柠檬太酸了,还是别推荐给德妃比较好。

德妃叫人按照石榴的说法,将益母子切半,挤几滴到碗中,加上蜂蜜调成一杯益母子蜂蜜水,掩袖尝了一口,果然令人舌上生津,余香满口。她笑着颔首,示意石榴上前来。

“本宫以为做蛋糕的宫人是位经验老到的坑饪,听隆基说到不是坑饪是小宫女‘十六’时,本宫还当他指十六岁的宫人,已是赞叹玲珑心思了。及至讲明此石榴非十六,亲眼见了你说得头头是道,才肯相信。”

德妃赏了她一串珊瑚项饰和绢花,笑对李隆基说:“太后昔日令上官婉儿任诏命时,婉儿才十四岁。普天下那些读书数十载才考上探花榜眼进士的男人们,谁能想到锦绣诏文皆出自未及笄的女子之手。如今石榴比婉儿还小,照本宫看,她到了十四岁,说不定也能当上司膳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