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三节 坚走的理想信念(1 / 1)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一、信念的涵义、特征与本质

作为对于未来生活、未来社会的向往、追求,理想必然转化为信念,即人们对于一种理论、思想坚信无疑并努力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信念是认识、情感、意志的融合与统一。信念将认识、情感、意志三者统一在一起,即通过人们对于自己根本需要、根本利益的理性认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人生目的、实现人生目的的意志结合在一起,具有稳定性执著性以及同类信念持有者的亲和性等典型特征。当人们将自己的理想、信念诉诸实践,并在实践中遇到了挫折,一时无法实现时,人们往往不是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而是要想尽方法,去克服困难,一定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

人们的信念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未来生活、未来社会的追求,总是他们自己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是这种社会生活所塑造的人的需要、人的利益的间接体现。所以,信念同理想一样,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与阶级性质。

二、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正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来自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学习以及同人民切身利益保持密切联系的现实生活实践。

正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人民正确认识其根本利益的根本方法。在人的社会理想中,人民的根本利益总是体现为某种基本原则,即有关某种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惟有以这样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为原则所建立的社会,才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造福人民的好社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必须联系中国的实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指导人民认识自身根本利益的方法与指南,并不是可以到处套用的公式。所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绝不能搞本本主义、教条主义,而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正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同个人的生活实践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认识——对于自已根本利益的正确认识,也是对于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认识,既离不开正确的思想方法,也离不开正确的立场。只有将个人生活融会于人民大众的生活之中,同人民群众有着共同的利益与需要,才能真正了解人民的疾苦,真正能够同人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认识、观察社会事物,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才能正确看待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正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同样,如果在个人生活中完全脱离了人民大众,失去同人民大众的需要和利益之间的实际联系,也就不能正确看待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原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也难免要动摇。例如,在我国近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一些有着多年党龄的高级干部,所以会出现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动摇,甚至走上贪污腐化、违法乱纪的犯罪道路,就是由于他们在个人生活上长期脱离人民大众,淡漠了同人民大众之间的感情联系,完全忘记人民大众的需要和利益,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个人利益膨胀,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他们总想在物质生活上向发达国家的企业家、社会名流看齐,否则,就认为“不公平”,就认为党和国家亏待了自己,心里就总是感到不平衡。这样,久而久之,原来为社会主义献身的理想、信念,也就不能不动摇了。所以,确立和保持正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就必须在个人生活上保持同人民大众的密切联系,注重个人的生活实践,加强日常生活中的个人修养。

4.怎样才能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