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32章 老故事,新想法 (4)(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历史注脚:

周公讲政治

周公只讲文王不讲武王,武王用兵得了天下,而周公反而不讲他,这里便体现了周公在政治上看重“文治”,不看重“武功”,重“德”更重过“事”。周公制礼,主要在祭文王。因文王有功德,在《诗经·大雅》中,文王的功德就被反复赞颂。周公讲了文王,还讲后稷、公刘。在《论语》中,也是称文王比武王伟大,孔子是理解周公的用意的,也抱有同样的政治主张。

《尚书》

历史的疑问,需要有历史资料才能回答。《尚书》是一部将上古历史文件和古代事迹汇编在一起的书,其中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尚书》也被文学史家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和《诗经》的文体并列。但在它的散文中,绝大部分是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也有对美德的褒扬称颂等。《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不尽可靠。

恰是一个太讲法的社会

我们历来倡导的是“以德治国”,直到近代,西学东渐,我们开始讲究以法治国。作为一个人情大国,似乎我们很少讲法,也不太看重法律。但是钱穆认为,我们并不是一个不讲法的国家,恰恰是一个有着古老的讲法历史的国家。

例如,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之初,恰逢三个宰相相继去职,太祖欲派赵普为宰相,但正常的程序,皇帝诏敕一定要经宰相副署,而此刻旧宰相既已全体去职,一时找不到副署人。宋太祖召集群臣会商办法,当时有人献议说:“唐代皇帝曾有一次下敕未经宰相副署,是在甘露事变时,当时前宰相已死,皇帝临时封派宰相,就由尚书仆射参知政事来盖印。现在我们可以仿唐代的方式来办理”。但同时就有人反对,说“唐代甘露事变用这种方式,是因为乱时,只好变通权宜出这样的办法。如今大宋升平,不能相唐代乱世那样。”就这样,再三商讨,还是决定由当时开封府尹副署盖印。

当时宋都设在开封,开封府尹等于国民政府建都南京时的南京市长。当时的开封府尹是赵匡义,是宋太祖的嫡亲胞弟,也是后来的宋太宗;他盖了印,才算完备了这一诏敕的法定手续。根据这一点看,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一切全由皇帝专制,全无半点法律的精神。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历史上并不少见。

又比如,在明代,皇帝有内阁做参谋,但是内阁并不是真正的宰相,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明代有名的内阁大学士张居正,曾是神宗万历皇帝的老师,等神宗登基之后,张居正是当朝皇帝老师,又是内阁大学士,所以权倾朝野。当时皇帝只有十来岁,少不经事,所以国家上下的很多事情,都由张居正来打理。

然而张居正也见不到他的学生神宗的面,大学士照政制论,无法主持政令。于是张居正只有同司礼监的太监往来,才能施展抱负,策动当时的政事。当时朝臣都反对张居正,说他既然不是宰相,不是政府正式的行政首长,就不该弄权专政。

这些人对他的批评可谓说到了要害。当时,尚书六部才是政府的最高行政长官,他们只须听命于皇帝,并不用听命于内阁。假如内阁和六部发生了意见,六部完全可以说:你不是宰相,不是大臣,不该管我们的事。从正统的观念来说,不该管的事而管,不该揽的权而揽,这就是权臣,而非大臣。

而明代的制度,根本没有一个正式的宰相。明太祖在洪武年间就把宰相胡惟庸杀了,也不许后人立宰相。当时的六部尚书和七卿九卿,才是名正言顺的大臣。反对张居正的人,他们认为部院分理国事,理当受皇帝节制,张居正做内阁大学士,只是皇帝私人顾问,不该借着这一点关系正式出面来干涉部院,那是越权。

张居正要各衙门奏章公事每样备两份,一份送内阁,一份送六科给事中。但是内阁不像六部的给事中,是无权过问奏章的,张居正的做法动机虽好,还是犯了当时的法,所以很多人不服他。当时有人反对张居正,张居正只有向皇帝去辞职,他说他“所处者危地,所理者皇上之事,所代者皇上之言”,这几句话,正说明了他自己也觉得自己的身份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