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正文 第三章 常见海水鱼(四)(2 / 3)

黄尾蓝魔鬼

又名黄尾雀鲷。分布于西太平洋珊瑚礁海域。体长7~8厘米。体呈长椭圆形。背鳍前端低矮,后部宽大。眼有黑斑。全身湛蓝色,尾柄和尾鳍鲜黄色,其余鳍蓝色。

它们游动在五彩的珊瑚丛中,格外漂亮。

饲养水温27℃,海水密度1.022。它主要生活在珊瑚礁周围,当遇到危险时会迅速地躲入珊瑚礁中的缝隙或洞穴中。饵料以藻类为主,也可摄食人工颗粒饵料。可投喂水蚤、丰年虫、冷冻食品、颗粒饵料等;也啄食生长在岩石上的藻类。在水族箱中可与珊瑚虫、海葵等混养。幼鱼时背鳍末端有1个黑色眼斑,成鱼时会自动消失。

蓝嘴新娘

又名蓝嘴神仙、三斑神仙。分布于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体椭圆形,体长20~30厘米。全身金黄色,嘴唇蓝色;头顶有1个黑斑,胸鳍上方的体表两侧各有1个褐色圆斑,共有3个色斑,臀鳍银白色,具黑边;幼鱼背鳍末端有假眼,长大后会消失。

银鳞鳗

分布于太平洋礁岩海域的砂底层,我国南海也有分布。体长60~70厘米;体圆形狭长,头小,嘴尖;尾部尖长;体表银白色,并缀满黑色或黄色斑点。

饲养水温24℃~26℃,海水密度1.023。饵料以浮游动物和鱼、虾为主。

花斑裸胸鳝

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体长圆柱形,体长60~100厘米;头小,嘴大,上下颌有牙齿,可张开很大;体棕褐色,体表有黑色或黄色斑点;背鳍紧贴在背部。

饲养水温26℃~28℃,人工海水相对密度1.022~1.023。肉食性,饵料有小黄鱼、梅子鱼、虾蟹肉、水蚯蚓等。它喜欢藏在岩缝中,啄食洞口附近的食物。一般每星期可投喂2~3次。它常生活在沿海的河口附近,食量大,生长快,属广盐性鱼类,容易饲养,经济价值较高。

真飘飘

又名鱼医生。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礁岩海域,我国南海也有分布。体长8~10厘米;体狭长,体表自头部到尾部有一条宽大的黑带贯穿全身,黑带上下边缘各有一条带状银白色,黑白分明。这是它扮演鱼医生的特别标志。幼鱼和成鱼体色不完全相同。

饲养水温26℃~28℃,人工海水相对密度1.022~1.023。杂食性,饵料有水蚯蚓、红虫、贝肉、虾肉、颗粒饵料等,喜欢摄食生长在岩石上的珊瑚虫和藻类,也可放入附有藻类的石块,任其啄食。

饲养水温27℃,海水密度1.022。肉食性,专门摄食海水观赏鱼体表、鳃部和嘴中的各种寄生虫或腐坏皮肤。在珊瑚礁海域,在鱼医生栖息的地方,经常会有鱼群定期上门等待医治的情景。鱼医生以其特有的摇摆舞游姿和醒目的特别标志,穿梭于鱼群中。有许多肉食性鱼类,如海鳗、鲨鱼等,都会非常配合地张开大嘴和鳃盖,任其出入。这是珊瑚礁海域鱼类的一大特点。鱼医生夜晚休息时,常会钻入岩缝或吐出一层唾液将身体包裹其中,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水族箱中,人们常会饲养1~2条,让其为其他海水观赏鱼做清洁工作。它经过驯养后也会摄食颗粒饵料,可与珊瑚虫、海葵等混养。

金蝴蝶

又名蓝横纹神仙鱼。分布于太平洋西部、中国台湾的珊瑚礁海域。体椭圆形,体长18~20厘米;头小,眼睛靠近身体前端;体表棕黄色,体侧有数条蓝色纵条纹;头部有蓝色花纹,背鳍、臀鳍也有蓝色花纹,尾鳍金黄色;体表图案好似淡水热带鱼中的蓝七彩,在中国台湾的珊瑚礁海域中数量较多。

饲养水温26℃~28℃,人工海水相对密度1.022~1.023。杂食,饵料有鱼肉、水蚯蚓、蛤蜊肉、颗粒饵料、珊瑚虫、藻类等。喜欢稳定的水质。有争抢地盘的习性,饲养数目不要过多,饲养难度较大。

珍珠狗头

又名白点河豚。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礁岩海域。体近圆柱形,体长30~40厘米,体大,体幅较宽;眼睛生长在头部上方,胸鳍宽大,胸鳍基部有一块明显的黑斑,背鳍矮小,与腹下的臀鳍似一对上下而生,腹鳍已退化;体表灰棕色,腹部浅白色,全身密布点状白斑。

饲养水温26℃~28℃,海水密度1.022。杂食性,饵料以鱼、虾和浮游动物为主,也可投喂切碎的鱼类肉、蟹肉、水蚯蚓、颗粒饵料等。其肉有毒,不可食用。当遇到危险时,它就大量吞入空气或海水,身体在短时间内会像气球样迅速膨胀起来,使攻击者无法下口。它的尖锐牙齿,可以磨碎石珊瑚,也可啄食海绵、海星等。此鱼游动缓慢,不可与无脊椎动物混养,也不要和五彩鳗等小型鱼类混养。

牛角

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西部的珊瑚礁海域。体菱形。体长20~30厘米。身体外面有一坚硬的外壳,外壳黄绿色,并有许多白色圆点,只有嘴和尾柄露出壳外。头部三角形,头顶有两根硬棘条,似长角,眼睛靠近头顶。鱼体从正面观看,头部似牛头而得名。背鳍较小,臀鳍变异为两根针状棘,尾鳍退化为棒状。造型奇特,堪称一奇。

饲养水温26℃~28℃,人工海水相对密度1.022~1.023。肉食性,可摄食鱼肉、贝类肉、颗粒饵料、丰年虫等。它皮膜上有毒腺,当遇到危险时会放出毒液。不要与其他鱼类混养。它游动缓慢,喜欢藏在漂浮的海藻中。

日本婆

又名黑鞍河豚。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礁岩海域。体长7~9厘米。头部圆锥状,头尖,尾窄,体幅宽大。眼睛在头部上方,背鳍退化成的鳍,胸鳍宽大。体色浅白,全身棕褐色斑点,背部有4条黑色横带,中间2条黑带延伸到腹部,体表和颊部密布黄色圆点和花纹。背鳍后移与臀鳍上下对称,尾鳍黄色,无腹鳍。造型似日本女人发冠得名。

饲养水温26℃~28℃,人工海水密度1.022。杂食性,饵料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主,水族箱中饲养以水蚤、浮游生物、水蚯蚓、鱼虾肉、碎肉为主,也可摄入颗粒饵料。它喜欢伏在珊瑚丛中,遇到危险时会吸入大量水或空气,身体可迅速膨胀起来,非常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