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正文 第21章 第五张底牌:“容”一点——做人要有肚量,得饶人处且饶人(3)(2 / 2)

范雎平白无故地受了这么一场肌肤之苦和奇耻大辱,一腔效命魏国的热忱化作了灰烬。他决计离开魏国,另谋一处显身扬名的地方。范雎买通厕所的守者,将他放了出去。

范雎忍辱求全隐身民间的时候,秦国一个叫王稽的使节来到魏国。秦国此时国力强盛,且虎视眈眈,有兼并六国的雄心。偶然的一次机会范雎与王稽见面,其才情智慧已使王稽信服,王稽决定带范雎入秦。

王稽私下带着范雎归秦,路上见对面秦国相穰侯魏冉的一队车骑驱驰而来,范雎便对王稽说:“据我所知,穰侯长期把持秦国的大权,厌恶招纳其他诸侯国的客卿入秦。我与他见面,定会对我不利,所以我最好藏在车中。”于是范雎藏了起来。

魏冉的车骑到了之后,他果然询问王稽:“使君出使归秦,有没有带别国客人来啊?”王稽赶快答道:“不敢。”魏冉看了看王稽,然后走了。

听到魏冉一行离去的车马声,范雎这才从车中探出身来,但他心中沉思:“魏冉是一个聪明人,刚才他已经怀疑车中有人,只是决心下慢了,忘记搜索而已。”范睢一念及此,当即断然对王稽说:“魏冉此去,必然会后悔,必派人返回搜索使君的车辆不可。我还是下车走路避一下为好!”说完,范雎便跳下车,往道旁小径走去。

王稽于是按辔缓行,以待步行的范雎。方才走了十多里,魏冉果然遣回骑卒对王稽的车马一阵搜检,见车中确实没有外来的宾客,方才纵马而去。这样,范雎才最终脱险。

入秦后,范雎抓住机会,充分施展辩才游说秦昭王,最终取得信任。秦昭王采用范雎的谋略,对内加强了秦国的中央集权,对外使用远交近攻的霸业方略,使秦国对关东列强压力再度加强。秦昭王因此任命范雎为秦国相,封为应侯。

“大丈夫能屈能伸”,这是一条经千古锤炼而锻造出的古训,多少风云人物英雄豪杰都因善屈善伸而叱咤风云,所向披靡。所以,在逆境中,当困难和压力逼迫身心时,我们应懂得一个“屈”字,委曲求全,保存实力,以等待转机的降临。而在顺境中,当机会和环境皆有利时,我们应懂得一个“伸”字,乘风万里,扶摇直上,以顺势应时更上一层楼。

大丈夫能屈能伸,“屈”是暂时的,暂时的忍辱负重是为了长久的事业和理想。不能忍一时之屈,就不能使壮志得以实现,使抱负得以施展。

因小失大不合算,先退后进真智慧

对于伤害与痛苦,我们可以忍耐,但忍耐并不是为了使生活变得惨淡,而恰恰是为了使今后的生活更光明。

人的一生是一个整体,不会因生活中事情的大小而划分为不同重要性的部分。经营人生,犹如布置一盘棋局,要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博弈的大忌就是“因小失大顾此失彼”,人生的经营也是如此。

小不忍则乱大谋,就是提醒人们在许多似乎无法忍受的情况下谨慎一点,多多分析情况,权衡得失,不要图一时的痛快或利益,就忘记了长远的目标。因小失大是最愚蠢的事情。只有等到条件成熟,该出手时再出手,才是明智之举。

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帮助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

唐国公李渊(即唐太祖)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处,悉心结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觐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产生了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