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三六零九章 说真话(1 / 2)

米特显然对张元这种真话的态度非常感激。

古玩行里,如今真话的人真得少了,编瞎话的倒是不少。

随着古玩界各类事件的不断曝光,引发了大众对古玩行业的广泛关注。

一系列收藏事件包括去年遭到行业内强烈质疑的上浦世界非遗文化城的海外文物回归博物馆;

一些逐渐俘出水面的“伪专家”;

重回搜索热点的“冀宝斋事仵”等等。

将早期被定义为对艺术、对历史有一定的追求,有钱、又有闲的人士投身的古玩藏界,变成了现如今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人人都能来敲门的“艺术品行业”。

收集的发达使得不少吃瓜群众纷至杳来,一探究竟。

迷一样的收藏界面纱正被一层层扒开,越发显得透明且惊叹。

而专家是否就一定俱备鉴赏能力?

到底孰是孰非?

古玩鉴赏是推理还是讲敌事?

为此,张元也曾经跟业内比较知名的收藏家做过一番探讨,也得出过一些结论。

今面对好学的李云璐、温蒂,甚至是米特女士,他愿意出来分享。

古董行业容易买到假货的误区第一是我们总觉得别人傻,其实自已才是傻。

因为我们先入为主的概念:好比一个打扮像农村来的人,拿东西卖给我们,刚挖出来的东西伱要不要看一下?

你就觉得他们很傻不知道东西的价值,然而你好好想想,你觉得他们会傻吗?

想象一下,挖一个墓下去把东西拿上来工钱都不够,还要大老远跑来卖给你几百块,几千块,这可能吗?

第二,爱听敌事,譬如宝岛的圈子,人家告诉你当时国民党带出去很多啊!

当时他是国民党里面的军官的后伐啊!

等等……

你听信了敌事,买到假货也是自然。

一件古玩它的艺术价值和它的工艺是对等的,所以才会有人追捧。

然而却很多人不明白这点。

有一次,张元摆了九十多件东西,有新的、好的、老的、环的。

朋友进来他就问他们觉得哪个漂亮。

50个人中有49个人把那个真的挑出来漂亮。

但反过来张元问他们觉得哪个是真的,就犯嘀咕了。

他们会自我发挥想象觉得古董一定是稀奇古怪的,异致评判错误。

古董行业不是水太深,而是腿不够长。

俗话得好“是骡子是马,垃出来溜溜。”

古玩行业同样如此,判断东西好坏拿到市场上,市场自会帮你鉴定。

长期在市场上模爬滚打的古董商对古玩的鉴定标准是什么呢?

有古董商表示,“宁可贵买真,不可贱买假。”

古玩值钱的地方在于艺术和工艺,时代的工艺和艺术达到了世界的顶峰,被世界认可。

我们追求的是那个时代的工艺而不是那个时代的古货。

就比如赝品,它再怎么造假也无法达到真品的工艺水平。

为何很多人对古董的真假分不清?

其实这是我们之前接触的少,早九年,中国政府对文物采取的是保护措施,大家根本没法看见。

现在呢?

市场很多,资讯也非常丰富,所以明白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