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三七三一章 被鄙视的宝物(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云:“内邱瓷瓯,端州紫石砚,下无贵贱通用之“。

后来到了唐朝中叶,一一老砚工路经端溪时,看见有两只仙鹤飞落溪水之中,久而不起,于是心生疑窦,张网捞捕,但捞起的却是一块石头!

不过,这块石头十分奇异,上有裂缝,不时发出鹤鸣声响,老砚工顺着裂缝把奇石撬开,奇石竟一分为二,化作两只砚台,砚边各有一只仙鹤伫立在苍松之上。

消息传开,砚工们纷纷仿制,或各展其艺,在砚台上雕以各种图案花纹。

这大概就是端砚从实用品变为实用工艺品之始。

在唐代初期端州东郊羚羊峡栏柯山的端溪一带,就出现了依靠采砚石、生产端砚为生的劳动者。

这里,滚滚东流的西江水,穿峡而过,直奔南海。

夹岸丛山峻岭,气势磅礴,重岩叠翠。

端砚名坑中的水岩(老坑)、坑仔岩、麻子坑、朝岩、古塔岩、宣德岩就错落的分布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中。

生产的端砚慢慢地成了肇庆独有的工艺美术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并得到达官贵人和帝王将相的赏识。

宋朝开始把端砚列为“贡品”,蜚声中外。

端砚古时已十分名贵,更因几大名坑砚材枯竭封坑,砚资源越来越少而越来越名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房四宝,砚为其一。

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广东省端砚最为称著。

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

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

端砚若佳,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故古人有“呵气研墨“之。

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曾赋诗赞道:“端溪古砚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

不过,张元手中的这块端砚,并不算是什么上品,而且品相比较差,甚至还有破损的地方。

它不属于鱼脑冻、蕉叶白之类的上等石品,也没有七星鸲鹆眼之类的石眼,它只是普通端石制成。

虽然也是端砚,然而价值并不算高。

张元叹了口气,翻过端砚,去查看底部。

这一看,却是差点双手一哆嗦,把东西直接掉在地上了。

本来将东西拿在手中鉴赏就是大忌,张元也是比较自信,所以就没太在意。

但这会儿,还真是把他吓了一跳,一颗心砰砰直跳。

“我看完了!”

幸亏他掩饰得好,所以并未被别人察觉出来。

老翁拿着端砚又让其余三位专家看。

那三位本来就不爽这老翁竟然把张元看得更高,再加上对于砚台有不是十分了解,只是粗略看了一下,甚至连问题都没有问,就直接开始打字了。

片刻之后,四个人的鉴定结果又被放到了大屏幕上。

只是那一瞬间,台下众人就惊呼了起来。

因为包括西川正雄在内的那三位,对这款端砚的评价都很简单,认为是粗劣的宋代端砚。

虽然有历史,但是品相不好,品质更差,所以估价居然都在一百美金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