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张文裕与王承书:杰出的院士夫妻(1 / 3)

张文裕与王承书:杰出的院士夫妻

他,是中国高能物理学家,是“奇异原子”——μ介原子的发现者,是我国宇宙线研究和高能实验物理的开创者,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的奠基人。

她,是中国核物理学家,曾轰动世界,被外界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却隐姓埋名30余年,事迹被写进小学课本还是鲜有人知。

他们就是终身爱国、彼此守护的张文裕、王承书院士夫妻,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的传奇人生。

张文裕:学成只为报效祖国的院士

张文裕(1910—1992),美国归侨,中国高能物理学科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

1910年,张文裕出生于泉州市惠安县涂寨镇的一个穷苦家庭。他自幼聪颖,颇得祖父喜爱,因而有机会念私塾,并在1921年转到惠安时化小学(现惠安县实验小学)就读。1923年,张文裕考入泉州培元中学。后家庭遭遇变故,学业受阻,在校方和好友的帮助下,张文裕得以继续学业,以优异成绩被燕京大学破格录取。大学毕业后,他正式留校当助教,并攻读研究生,1933年获硕士学位,次年升任正式教师。

院士夫妻张文裕与王承书

1934年,张文裕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留学名额,获得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的机会。留学期间,

张文裕在核物理研究3个方面取得不错的成就,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的权威刊物上,引起国际核物理学界很大的反响和重视。

在张文裕即将取得博士学位时,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消息传到英国后,中国留学生们群情激奋。他立即写信给中英庚款董事会,要求提前回国参加抗战。很快,中英庚款董事会回复张文裕:“回国可以,但要取得博士学位。”于是,他向剑桥大学研究生院提出提前进行博士考试的要求。1938年春天,他顺利通过考试并获得博士学位。为了回国后能更好地为抗战服务,在等待毕业文凭的几个月里,他自费到德国学习战时急需的专业技术。当年11月,他跨越重洋,终于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回国后,张文裕先后在四川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云南大学任教。在昆明期间,他与相恋多年的爱人王承书终成眷属。

1941年,王承书只身前往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43年,张文裕也应邀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事核物理教学和科研。1947年,他在实验中发现公式子原子及公式子原子能级间跃迁发射的公式射线,突破了卢瑟福G玻尔原子结构模型,开拓奇异原子研究的新领域,获得了重大科研成果,为原子物理学作出巨大贡献。这项新发现,也被国际物理学界称为“

张原子”和“张辐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令众多中国在美科学家欢欣鼓舞,纷纷希望早日回国,参与祖国建设,张文裕更是如此。只是国际风云变幻,没过多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国在美科学家遭遇的政治气氛骤然变得十分恶劣,不少人成为美国联邦调查局“重点监控和调查对象”。作为“全美中国科学家协会”执行主席的张文裕,人身自由也受到了限制。其间,为了早日回国,他多次向美当局申请回国,均石沉大海。

美国对在美中国科学家归国百般阻挠的行为,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公愤。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上义正词严地质疑美方。在世界公正舆论的谴责下,美国政府不得不逐步解除禁令。

1956年,张文裕和王承书终于获准回国。

回到北京后,张文裕和王承书被安排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张文裕任宇宙射线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并增补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称院士),王承书为祖国核事业,隐姓埋名30余年,是参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1957年,张文裕提议在云南宇宙线高山实验站增建一台大型云雾室组。云雾室组建成后,开展了一系列宇宙线课题研究,培养了一批中国第一代宇宙线研究人才。经过十多年的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