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林俊德: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科学家(1 / 1)

林俊德: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科学家

林俊德(1938—2012),福建永春人,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的著名专家,少将军衔,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总装备部某试验训练基地研究员。

林俊德一辈子隐姓埋名,52年坚守在罗布泊,参与了中国全部的45次核试验任务。他于1978年被国防科工委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标兵”荣誉称号;1987年出席第二届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1990年参加共青团中央组织的“奋斗者足迹”知识分子报告团,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1997年获国防科工委颁发的伯乐奖,并撰写专著两部,编著出版教材一部。2018年,经中央军委批准,“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为全军挂像英模。

1955年,17岁的他考入浙江大学机械系。由于家境贫穷,大学全是靠党和政府助学金读完的。为此,林俊德常对儿女们说,我能有今天,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培养。做人,一定要懂得感恩,要赤诚报国。1960年,从浙江大学毕业的林俊德参军入伍,从此隐姓埋名,成为新中国核试验科研队伍中的一员。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林俊德研制的“林氏”压力自记仪,在我国第一颗核爆试验中首战立功。自此,作为功勋装备,

它应用于各种高尖端武器试验之中,出现在试验场的各个角落。

林俊德长期从事空中核爆炸冲击波、地下核爆炸岩体应力波、核爆炸地震波、核爆炸安全工程技术、强动载实验设备与实验测量技术等研究工作,参加过众多重大国防科研试验任务,带领项目组解决多项关键技术课题,获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获二等奖以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1990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世纪90年代,他启动核试验地震、余震探测及传播规律研究,把地下核试验应力波测量技术向核试验地震核查技术扩展,为中国参与国际禁核试核赢得重要发言权。1999年,他受特邀出席“两弹一星”突出贡献科技专家表彰大会,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2次。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他主动担纲某重大国防科研实验装备的研制任务,带领攻关小组连续攻破方案设计、工程应用、实验评估等难关,最终取得关键技术重大突破,研制完成各种重要装备。

“我这辈子就干了一件事,核试验。咱们花钱不多,干事不少。搞科学实验,就要有一股子拼劲儿。”这是林俊德经常引以为豪的话。他担当10多项国防科研尖端课题研究,一年几乎有300多

天都在大漠戈壁、试验场区度过。

“我不能躺下,躺下了,就起不来了!”

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从确诊到去世的27天时间里,他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10多根管子,坐在临时搬进病房的办公桌前,对着笔记本电脑,一下一下地挪动着鼠标。

因为在他的电脑里,关系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藏在几万个文件夹中。

他放弃用手术延长寿命,选择与死神争分夺秒,1天、2天……一直拼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天、最后一刻……

这是林俊德生前最后的影像,他大口喘着气,眼神也暗淡下来,这一躺下后,他再也没能起来……

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林俊德,这位让罗布泊发出45次巨大轰鸣的将军,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临终前,他用虚弱的话语再三叮嘱:“死后将我埋在马兰。”对于林俊德院士来说,马兰是他奋斗一生的地方,是他永远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