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孤品一种(1 / 2)

孤品一种

西海岸琅琊镇,这里的古迹和传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镇南端的胡家山村呈岬角探入海中,东连潮湾,西接琅琊湾,地势扼要,是琅琊的前哨屏障。村旁有一石山,海拔不足百米,却带来了山海层次,丰沛了视觉美感。据传,明永乐年间,胡姓从福建黑羊山迁此立村,见了山,故名胡家山。清道光版《诸城县续志·疆域》里亦称之为胡家山。

我深秋来访,蒹葭白茫,更衬出大海蔚蓝。一座皇姑庵隐迹在植物深处,打听渔人,得到始皇妹子留下没走的典故。话说秦王统一六国后,五巡天下,三至琅琊。其中第一次巡琅琊,“大乐之,留三月”。留居琅琊的这三个月,有哪些人同来过?皇家一众在琅琊做了些什么?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了五桩事:迁民三万户、修筑琅琊台、祭祀四时主、派徐福入海求仙、刻石颂功德。坊间则认为花边新闻太少,便开始发挥广阔的想象力,且把流言野史编入了《胶南县志》《胶南简志》等,皇姑庵乃其中之一。也罢,虚实何需考证,渔人每逢重大日子前来祈福祭祀,求皇姑护佑一生平安,便是好的。

立冬节气已过,更多的渔船去往远海,半个月回来一次,码头上不再那么繁忙。异乡人阿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简易工房离码头不远,拆下来的老船木有数堆,无不表层腐败、面目

沧桑。工房里面,沿墙码放的半成品已完成初步打磨。电刨、曲线锯、电圆锯、砂磨机具、小型雕刻机……站在各自的位置。

阿成五十岁开外,广西百色平果市同老乡平孟村人,壮族,木匠世家。八年前来到半岛地区打工。六年前在胡家山码头寻找活计,碰见拆卸退役老船的,他才得知,船木的去处是“烧火”(劈了作燃料),遂心疼不已,连说太浪费了。作为一个祖祖辈辈与木头打交道的匠人,他认为这种结果对老船木不公平——风里来浪里去几十年,早就有了灵性,怎么可以当废柴呢?

缘分就这样开始了。阿成开始制作老船木家具。六年甘苦自知。因为普通话不好,很多细节描述不清楚。他指了指四周的工具,称之为六年来挣下的“家当”,二十万块钱都在里面了。“木工的机器品种太多了,买不完的。这些是半自动的,全自动的还要贵。”

露天放置的老船木正在接受雨水冲刷,以带走盐分。等到东风一起,阴干的速度就会加快。阿成说,这种天然的处理过程至少需要半年以上,之后才能开始起船钉。海上颠沛,渔民行“万年船”,船的质量必须过硬,从船钉便可见一斑——多而坚固。船头船尾尤其烦琐。最长的船钉足有一米二,起一颗至少要二十分钟。最短的也有三四十厘米。取船钉的工作量巨大,且不能损毁

船木本身。阿成特意设计了一个油压千斤顶,效率提高了不少。在展示这件工具的时候,他似乎面露得意。

船钉起完,可见孔眼错落有致,一派残缺美。因海水的长时间浸泡氧化,独特的锈斑不断渗入木头,形成的船木纹千变万化。雷电、风暴、巨浪给了船木第二次生命,这种生命印记叠加在木头的年轮里,就像把大自然的性格刻进去了一样。老船木是实木界特立独行的代表,每一块都能成为孤品。

阿成祖上是木匠,亲戚和邻里也是木匠,在他的血液里基因里,木头情结长驱不散。从小学开始就跟着父亲打下手,到了十五六岁,他已经能做小件家具。四十岁之前,一直靠木匠手艺在广州打工。也曾经进过机械厂,工作内容是看图纸开料,这个难不倒他,因为木匠首先要会看图纸。之所以来山东半岛闯荡,是因为从网上得知这边渔业发达,跟船出海捕捞赚得更多一些。没想到,缘分还是来自前半生,他从老船木那里发现了商机,重操木匠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