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7章 延续大明王朝寿命五百年!(1 / 2)

杨炎描绘的画面,让朱元璋心动不已。

对于诸蛮夷小国,他觉得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同时也觉得他们落后愚昧,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所以完全没有征伐的必要,只要他们不来骚扰大明,定期给大明朝贡,朱元璋认为足矣。

但杨炎的话,却让他似乎有了新的认识。

是啊。

他们的国家乃至百姓落后愚昧,但并不代表他们的土地里没有黄金白银这类的财富。

每年他们朝贡就有不少的黄金白银制品,足以证明。

而且也正是因为他们落后愚昧,所以以大明的国力和军事力量完全可以轻而易举的控制他们,打着救助他们的旗号,掠夺大明需要的财富。

好狠的手段!

想到一船船的黄金和白银,浩浩荡荡的运回大明,朱元璋的心神都忍不住有些激荡。

推翻蒙元,建立大明,让中国大地刚刚经历了一场持续数年的内战,千疮百孔,百废待兴。

前些年朱元璋视察扬州时,断壁残垣,蒿草遍地,仅有二十几个衣衫褴褛的百姓在杨州主簿鲁明义的带领下前来接驾,这一幕幕让朱元璋愕然的同时,心酸不已。

杨宪也是在治理扬州的时候崭露头角。

事实上,新生的大明如今仍旧面临着诸多困难,财政方面更是捉襟见肘。

怎么办?

朱元璋对于这个问题也是日夜思量。

总不能和前蒙元一样,不断的加重百姓们的赋税,无限制的搜刮民脂民膏吧?

他本身就是蒙元暴政的受害者,当初家里用来做种的一丁点粮食,都被蒙元给征收了,最终害得父母和大哥活活饿死。

如今自己终于推翻蒙元了,又怎么能屠龙少年终成恶龙呢?

所以,朱元璋成立大明以后,非但没有加重百姓们的赋税,反而是执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与民休养生息,减轻百姓的负担,这也获得了民间的一片赞誉之声。

可是百姓们的日子好过了,朝廷的日子仍旧是不好过。

财政赤字日益加重。

不说黄金白银了,甚至于,朝廷连用来铸造铜钱的铜都不够用了,落到朝廷只得挨家挨户的去收铜的囧境。

不过朱元璋能够以最底层的出身创立帝业,定然绝非泛泛之辈,他果断采用了一个影响深远的政策。

印纸币。

纸币的生产,可比铜币的生产容易太多了。

纸币的出现,迅速的解决了大明面临的财政危机,但同样给大明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准备金的概念。

就算是朱元璋也不可能超越这个时代,去创造这么一个经济概念。

所谓准备金,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国家存放在国库里的银两,确保有充足的清偿能力,可用于调节国家经济,防止通货膨胀。

对于大明而言,国库中没有黄金白银这种硬通货作为准备金,这就导致了一个尴尬的局面,那就是市面上流通的金银,能够轻而易举的兑换纸币,但纸币却不能兑换金银。

这就让纸币的信用度大大下降,而且通货膨胀在所难免。

后世经过无数次实践的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没有准备金的纸币,只是一张废纸。

然而对于现在的大明,推行纸币,俨然是无奈之举。

在推行纸币的同时,朱元璋还想了不少办法,比如通过将民田大规模转化为官田来增加财政收入,官田的征税额是民田的十倍左右。

朱元璋自己更是厉行节俭,削减官员的供奉,对于贪官污吏更是绝不放过。

印制纸币,增加官田,官俸折钞,赋役货币化等等手段,明里暗里的为朝廷增加财政收入,如此,才堪堪让常年入不敷出的财政收入度过一重重难关。

可以说,财政问题困扰了有明一代,各个时期都在努力的寻找各自的解决之道,甚至说,传承了两百多年的大明就是毁在一个钱字上面,也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