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52章 我把自己留在了大明!(1 / 2)

“近日,山东河南两省遭受入秋后的罕见水灾,儿臣奉命前往办赈。”

“儿臣入驻后,对当地乡绅富商进行劝捐,乡绅富商皆感念皇上天恩,踊跃捐谷,山东河南受灾两省乡绅富商共捐谷五十七万余石,周边省份又捐谷二十二万余石,合朝廷赈灾谷一百万石,赈灾粮草颇为充裕。”

“粮草到位后,儿臣命两省文武大小官员分头查办,凡被灾处所,无论乡村市镇、有无同业之人,俱按照极次贫给赈,现在民情已然安贴。”

“陆续安置流民甚多,近闻本籍水退,愿归者,已令当地州府支给口粮,日内散归者已不下十万人,其尚有搭棚居住者,仍按户日给钱米。”

“现市米价较前月已每石减贱数钱,是以平粜停止(píng tiào,指官府在荒年缺粮时,将仓库所存粮食平价出售,以抑制粮价)。”

“黄河堤坝垮塌处,已组织工人进行抢修,预计还需两月可完成修缮……”

“……”

奉天殿,朱元璋读着朱标的奏折,嘴角的笑意压都压不住。

“听听,听听!你们一个个张惶无策的难题,咱标儿一出马就解决了!”

“太子英明!”

举殿的大臣们发自肺腑,诚心高呼。

太子的这一次赈灾,竟然这么顺利,他们都是非常惊讶。

从太子的奏报上看来,其中说的乡绅富商无不感念皇上天恩,从而踊跃捐谷,这话骗骗小孩还行,可骗不了他们。

他们都是经年老臣,好多也都赈过灾,如何不知道那些乡绅富商究竟有多难对付。

太子应该是用了什么手段。

只是用了什么手段,他们不知道,也想不到而已。

朱元璋在群臣间扫视一眼,突然喊道:

“钱唐!”

“臣在!”

“出列!”

钱塘应声出列。

朱元璋盯着钱塘,微微眯起眼睛,道:“太子去赈灾前,咱听到有人说咱不管太子,也不管灾区,现在你看看,在你们张惶无策的时候,标儿已经完成了赈灾,你说说,说那话的人,该如何处置啊?”

钱塘梗在原地,咬牙道:“罚俸半年!”

“好!”

朱元璋终于笑了,道:“你是刑部尚书,你比咱懂律法,就照你说的办!”

钱塘很硬气,打落的牙齿硬生生往肚里吞。

大明的俸禄不低,但也不算高,做到他们这个高位的,俸禄自然不少,但开销也不小,所以如果没有贪污的话,也是刚刚好维持稍微有品质一点的生活。

罚俸半年。

不用说肯定很难受,是不算太重但也绝不算轻的惩罚了,也算合理。

但是你问钱塘后悔吗?

他不后悔。

太子能够顺利完成赈灾,他发自内心的感到开心,如果有下一次,他还要说!

因为这是他的原则,也是他认为他作为臣子的本分。

这也是朱元璋不杀他的原因,钱塘虽然轴,但却是真心为大明好。

朱元璋也不再理钱塘,道:“此次赈灾,太子立了头功!”

说着,朱元璋笑眯眯看向朱标:“标儿,你想要什么奖赏?”

朱标上前,不假思索的道:

“祸不妄至,福不徒来,上天降下灾祸,皆因人事不修,现天灾已除,普天同庆,所以,儿臣恳请皇上大赦天下,以佑大明,永世太平!”

诸臣纷纷点头。

太子这个请求可谓胸怀天下。

当初朱元璋因为杨宪案牵连甚广的时候,朱标便站出来反对,还因为这个被朱元璋关进了天牢。

没想到,朱标现在竟再一次提及赦免之事。

他们当然不知道,朱标这一次单纯是为了杨炎,他们也不知道,朱元璋会答应得如此痛快。

“好,说得好!那就听太子的,今年秋决犯人,除大不赦之罪外,凡援例可赦者,一律大赦!”

“谢父皇!”

朱标大喜过望,连忙拜谢。

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一次大赦天下的恳请,会这么顺利。

知子莫若父,反之亦然。

朱标最清楚自己父亲的性子了,强硬霸道,说一不二,如果是他不想做的事情,谁劝都没有用。

如果这一次朱元璋不答应,朱标已经打算好豁出去了,以性命相威胁。

他是无论如何都要保下杨炎的。

朱元璋当然知道,他这一次恳请大赦天下,主要是为了杨炎。

答应得这么痛快,只能说明,在朱元璋心里,其实也是有这么个打算的。

“皇上仁慈,太子仁慈,上格天心,永葆大明!”

举殿再次高呼

朱元璋嘴巴都快要咧到耳朵根了,很是开心……

……

天牢。

杨炎在吃最后一顿饭。

这是断头饭,也称壮行饭,辞阳饭,是让犯人吃饱喝足好上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