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264章 不可令老朱成为附庸(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徐达接过望远符宝仔细观摩片刻,脸色瞬间为之剧变。

"殿下,此乃战场上不可或缺的神兵利器啊!"

"此物出自烽火营地,之前辉祖兄在剿灭海妖之时,我已经赠予他一枚。"

如此神器,儿子居然比老爹还要先一步得到……

朱标再度言道:“徐达尊叔,来年的北伐不宜操之过急,您亦无需催促吾皇疾速发兵。此宝物,您且先带回研习熟悉。”

身为军神,徐达甫一触碰此秘宝,便深知其对于行军布阵、斩妖除魔的重大意义,当下便决定返回闭关修炼,深究其中奥秘。

四周尽是人声鼎沸,热闹异常,然而朱标却没有流露出过多激动之情,反倒在一旁保持了一派静默沉思之态。

待到庆祝胜利的宴会结束,宾客散去,就连老朱也因畅饮佳酿而醉得不省人事,几名仙卫只得将其扶上丹云宝辇,送往紫微宫修养。

“殿下!”方进悄然走近朱标,低声禀告,“方才臣见您将那法宝‘灵眼金瞳’交予了中山王……”

他自然知晓,在那次二次洪武北伐之中,徐达因轻敌冒进而遭致惨败,他曾思索如何将此法宝送出,未曾想太子殿下已然捷足先登,完成了他的计划。

这一切,方进皆归结为自己所引发的时空涟漪。

“我这位徐达尊叔啊,豪情壮志,一心渴望彻底挫败扩廓帖木儿,那便是世人称谓的王保保。”朱标感叹道,“但王保保乃是北元第一战将,岂能轻易败于人手?”

若战场设于中原之地,徐达或许尚有胜算,一旦转至茫茫沙海,则形势逆转,王保保方能发挥出其强大的战斗力。

战争之事,并非仅以双方表面的实力定胜负,天时地利之人和,才是关键所在。

方进回味着脑海中留下的历史记忆,王保保之所以能在后世留下显赫之名,不仅仅是因为他在洪武年间力挽狂澜,保全了北元的根基,更是因为后来的大明将领再无机会洗刷那一战的耻辱。

自战胜徐达之后,王保保仿佛人间蒸发,踪迹全无,如此情形之下,反而使得他在人们的口中愈发被神话。

借用后世的一句网络俗语形容:虽已不再江湖,江湖却永存其传说。

直到洪武八年,王保保隐匿于大漠某处偏僻角落离世后,他身上的传奇色彩愈发浓厚。

而在洪武二十年,当蓝玉率明军于捕鱼儿海大败元军后,那些北元残部仍然愤愤不平地提及,倘若王保保仍在,局势恐怕又将是另一番光景。

总而言之,他们始终心有不甘。

“若能一举擒获或击杀王保保,必会使北元士气大挫,而我大明则会更加势如破竹,国运兴隆!”方进出于内心深处默默思考道。

“国运之神奇犹如质量守恒定律,一个国家的国运要想崛起,必定要从别的国度那里夺取。古往今来,无数史实早已证实了这一道理。”

果不其然,朱标与方进心意相通:“老方啊,这王保保正是我大明心头难以拔除的一根毒刺,唯有除去他,我大明才能真正国运昌隆、威震天下!”

他的语气坚定且决绝。

否则将来老朱打算让次子朱樉联姻王保保胞妹敏敏特穆尔,最终却促成了一场孽缘,害了朱樉的名誉……

在朱标眼中,一位来自草原的女子,特别是身为元朝名将之妹,又岂能有多么温婉贤淑呢?那些文人墨客们之所以缅怀前元,并以春秋笔法将敏敏特穆尔描绘得何其悲惨,不过是借机贬低其二弟,以此令朱家蒙羞。

“没错,必须除掉此人!”方进心中暗道,太子殿下果真是他的知音,二人竟又想到一处去了。

他深知朱元璋乃是惜才如命之人,对于王保保这样的猛士,朱元璋越是急于将其收归麾下。在原本的时间线里,朱元璋曾连续给王保保写了七封劝降信,只可惜这位倔强的将领始终不予回应。朱元璋甚至还派遣王保保的旧部李老保及投降过来的元朝将领李思齐远赴边塞劝降王保保,结果前者遭王保保处死,后者则被礼送出境,临走之时还被迫自行砍断手臂。此人的胆大妄为令人瞠目结舌。

然而让人惊讶的是,向来脾气火爆的朱元璋非但没有因此动怒,反而对王保保愈发敬重起来。他甚至破例打破了不与外族通婚的原则,不惜将自己的嫡次子送去和亲,然而此举并未得到王保保的认可。

方进将史册上的记载梳理一番,竟得出一个让他震惊不已的结论:一贯强势的明太祖朱元璋,在面对王保保时,竟显得如同忠诚至极的追随者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