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06章 是你的跑不了(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对应景的调查很快展开,按流程不用向他本人通报调查进展,除非需要他配合的时候才会找他。

应老师确实如他自己所说,淡定得很,对本科生的教学如常进行,自己打算发表的第二篇论文也在顺利推进,同时着手准备其他项目的申请。

调查组采用的也是随机抽调形式,4、5个专家教授组成一个团队,进驻了Z大人文学院,开展为期一周的调查。

第一阶段,调取应景的学术资料,根据组委会的审查调查规范,需要抽查他本科、硕士、博士三个求学阶段的学业成果,包括但不限于日常作业提交、各类考试测试卷面作答资料、发表过的文章、参与过的项目成果、三个阶段的毕业论文和毕业答辩影像资料等等。

应景在Z大一以贯之的求学经历,给调查组也省了不少事,拿资料很方便,不用天南海北地函调和等待。

这一阶段的调查下来,本来怀着找问题心态的几位专家,纷纷对应景这种小同志另眼相看。

能被抽调的,都是内行人,当应景从本科开始的学习和研究思路以及成果,完整地呈现在他们面前时,很直白地向专家们展现了一个热爱哲学的年轻人,在研究哲学这个事情上的专注的态度、快速的进步和显眼的成就。

这几位中有石教授的一位熟人,是和石教授从年轻至今都憋着一股劲儿的,有竞争关系的欢喜冤家,就职于隔壁省份的一流大学。

当然,需要避嫌,对方没有跟石教授通气自己在调查组。

审查完应景的材料后,审查组碰头开会。

每位专家轮流发言,到这位姓匡的老教授时,他羡慕地摇头笑笑,感慨地说:“老石教授真是运气好,儿子儿子有出息,儿媳儿媳有本事,这位小应同志,学术造诣不简单呐。”

其他几人心有戚戚地点头,长江后浪推前浪,他们这些老家伙分分钟就被拍在沙滩上了。

——————————————————————

第二阶段是调查走访,从本科起,应景就在Z大人文学院哲学系求学,算是院里各类长辈看着长起来的。

由于石教授、应教授、冷教授的关系,小应老师和院里各位大佬处得都很不错,加上他学术方面做得扎实,为人上进,嘴又甜,很得前辈们喜爱,在同龄人中也颇受欢迎。

走访自然绕不过这些护犊子的自己人们。

除了石应冷三位教授需要避嫌,其他的人文院老师随机抽5-10人,调查组的几位专家分组,一天之内逐一访谈。

哲学系抽到了两位,一直眼红冷教授有个得意弟子的心直口快的黄教授,以及应景的好哥们,老嘉豪老师;另外还有人文院其他专业的5位老师。

调查组的专家们,有幸在一天之内,体会到了不同程度的或诙谐或真诚的对小应老师的彩虹屁。

黄教授说:“应景这个小孩啊,我是稀罕得紧,当初没留意他在哲学系读本科,让冷东平占了先机,把这匹黑马抢了去当弟子。他读博士那会儿,我好说歹说,人家也不肯改导师,还是跟了老冷,你说气不气人。”

听他唠叨的专家点了点头,笑眯眯地搭几句话。

“他的学术成果,你们这几天都看了吧,是不是特别有新意,还站得住脚。干咱们这个研究的,不要说得太高深,其实就是一个自圆其说,讲究一个自洽。应景在这方面,非常有天赋,也非常有想法,见地很高深,每个阶段的成果,都远超出了他那个年龄段应该到达的程度,天生做这行的料。”黄教授激动得就差拍大腿了。

专家们听了半个小时黄教授的扼腕不甘,以及对应景的认可,客客气气地把老教授送出了洽谈室的门。

呼,资深的教授叨叨起来,真有点扛不住。

然后是老嘉豪,将近10年的老讲师,前面评职称好几年都碰壁没成功。

但人家心态好得很,一次不行第二次,再而三,三而四,反正他手头有好几个横向项目,物质生活完全不愁。

至于自我成就上的追求,就不断努力追求嘛,总有成功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