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4章 自我救赎、走出抑郁症-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1 / 3)

在某读书APP上读完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写了199条笔记,这199条笔记给我带来大约有接近1000个赞,还有不少的评论。这本书,我也推荐给了我两三个朋友去阅读。

这是一本好书,书友评论更是开拓视野。虽然自己没有心理问题,但是里面好多说法简直太精彩了。推荐四种心理状态:你好,我不好;你不好,我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

结合阅读时的笔记,把关键内容再梳理一遍,包括产生感想的原文,以及产生的感想。

一、第一章 整个人都不太好

(一)原文:他感到几乎没法做他自己,因为他总活在河鼠的影子里:要是他们去划船,河鼠总会说鼹鼠划得不对,比如拿桨的姿势错了;等把船停好了,河鼠又会检查缆绳,确保鼹鼠系对了绳子,还雷打不动地非要把绳子在柱子上再绕一圈。

田行健有话说:(1)太过在意别人的感受往往会忽略掉自己最真实的情感,逐渐成为一种习惯,越来越塑造成别人眼里完美的自己而非真实的自己。(2)与优秀的人相处,容易学到东西,但是不要失去自我。与依赖自己的朋友在一起,可以出谋划策,但是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太过好为人师,做颐指气使的气指的“教师爷”!同来鼠间凑数一趟,何必在别人面前找优越感!

(二)原文:问题是,河鼠还真的是比鼹鼠能干。论划船,河鼠划得更好;论打绳结,河鼠会打更多的花样(他甚至会打四方结),而他也确确实实在照顾鼹鼠。可即便拥有了河鼠这般的友谊和善意,鼹鼠还是不满意。他宁愿河鼠不要总这么能干,能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哪怕做错了也没关系。

田行健有话说:(1)我不要你教我成长,陪我长大就好。

必须完成的事情,唯有靠他自己オ能完成。蛤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他最好尽快“长大成人”。(2)能让人真正改变的唯有自己。儿童自我状态是人的3种自我状态之一,人还有另外2种自我状态。(3)三种心理状态①儿童自我状态:“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孩子。”分为2种:

一是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听话、服从、讨好、友爱,做错事内心常常充满自责、担心、焦虑和自罪)。二是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充分表达自我情绪,会有比如愤怒、伤心、快乐、恐惧这几种最基本的情感,也会有比如冲动、天真、贪玩、做事不考虑后果等的行为模式)任何人处于儿童自我状态下,其情感、思考和行为表现就会像个孩子一样。

②父母自我状态,指我们从父母或其他重要他人那里拷贝来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分为2种:

一是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会“好为人师”,经常教育、批评身边的人,试图想要控制身边的人。二是营养型父母自我状态:会表现得温暖、体贴、有亲和力,就像妈妈一样温柔体贴地对待身边的人。③成人自我状态:是一种更加健全和成熟的自我状态,具体表现为理性、精于计算、尊重事实和非感性的行为。

(三)原文:他宁愿和鼠不要总这么能干,能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哪怕做错了也没关系。

田行健有话说:都没有错,过犹不及。河鼠感觉对待朋友,自己尽心心力是好事儿,但是自己太细致周全,反而影响了朋友的状态。

(四)原文:可我现在整个人都不太好。

田行健有话说:珍惜你的低谷,你会看到很多真相。时间能渡的都是愿意自渡的人,没有谁的人生一帆风顺,低谷期的苦难,就是为了积蓄力量,哪怕是裂缝里透出的光,也要牢牢抓住,然后生出向阳而生的勇气。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是生命。请你务必,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千次万次,毫不犹豫地救自己于这世间水火。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唯有自强,才是唯一出路。生理、心理、物质,均是。

二、第二章 挚友前来相助

(一)原文:獾对蛤蟆的打扮不屑一顾,说他穿的是奇装异服,所以没有哪个自尊自爱的动物会愿意跟他站在一起。

田行健有话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獾是喜欢站在高高在上优势心态去指手画脚、否定别人的。他可能非故意,但是事实上达到了PUA的效果。

(二)原文:蛤蟆现在脏兮兮的样子背后,是精神和内心经历的重大变化。

田行健有话说:心理健康很重要。心态一崩,人立即就体现出来了。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部分。

(三)原文:“鼹鼠,听听这个!”他用命令的口气说道。

田行健有话说:“命令的口气!”,在与鼹鼠的相处过程中,河鼠习惯于处于心理上的优势地位了。对于鼹鼠来说,河鼠就是他的另一只“獾”,慢慢鼹鼠也会抑郁的。内心要足够强大,或者反客为主。你不主动PUA别人,别人就会PUA你。要么你就内心足够强大,死猪不怕开水烫。

(四)原文:蛤蟆身上有很多优秀的品质,我就不赘述了,可他骨子里是软弱、不安分的。一直以来,总有朋友给他忠告良言,明确告诉他该做什么。可一旦少了这些朋友在身边,他便由着自己的性子,被愚蠢、病态的念头牵着鼻子走。

田行健有话说:“要么努力到出类拔萃,要么就懒得乐知天命,最怕你见识打开了,可努力又跟不上,骨子里清高至极,性格上软弱无比”。软弱、不安分,此处是借獾的口说出蛤蟆的病因。

三、第三章 初见咨询师

(一)原文:这些坏事都会降临,除非蛤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田行健有话说:控制情绪很重要。情绪稳定很重要。

(二)原文:你的朋友们想让我给你做咨询,以便减轻他们对你的担忧。你似乎也想得到帮助,为的是让他们高兴。所以依我看,你的那些朋友们才是我真正的来访者。

田行健有话说:此处咨询师的意思是,告诉蛤蟆,只有你自己想从坑里爬出来,老子才能帮你。而不是你的朋友像拖死狗一样把你拖出来。首先,当事者要有向好的想法。

(三)原文:这么久以来,蛤蟆头一次感到愤怒。

田行健有话说:不会愤怒的蛤蟆,情绪强行消化了。情绪要有出口的。情绪向外,伤害别人;情绪向内,伤害自己;需要一个合理的权衡。

(四)原文:心理咨询向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出于自愿。所以这就意味着,只有当你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取悦朋友们才想咨询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合作。

田行健有话说: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而不是其他任何人。这才是重点。自救者,人才救之。

(五)原文:他得为自己的子询担起责任来。

田行健有话说: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为自己的心理健康负责。

(六)原文:其实我认为咨询已经开始了。

田行健有话说:第一步先是打破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状态,破冰。

(七)原文:最后一次面谈将回顾我们在之前的咨询中做了哪些事,你学到了什么,你也可以考虑制订将来的计划。

田行健有话说:读书方法,一通读全文,整理标记。二写出梗概,评价全书。三把握重点,熟读精思。四摘除骨架,画出导图。五列出行动计划。

(八)蛤蟆不常做三思后的决定。他要不就在冲昏头脑时做决定,以致追悔莫及,就好比以前他就有过一次,一眼相中别人的汽车,居然就不管不顾开走了。要不,他就照旁人说的去做,那个“旁人”通常是獾,结果就是让自己感到无比悲惨。他倒是挺愿意去问明智的河鼠,“鼠儿,你觉得我该怎么做?”因为这么一问,责任就从他的肩头卸下了。

田行健有话说:做事情有些拖延症,有点选择困难,应该和蛤蟆的这个状态有点关联。

(九)原文:我无法保证事情一定会变好,但我可以承诺的是,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我也希望你对咨询是全心投入的。假如我们都能像这样一同努力,就能预见积极的结果。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蛤蟆慢慢走出咨询室,竭力揣摩着这些话的意义。

田行健有话说:非常精彩的一个章节,良好的开端。自己为自己负责,及时复盘,合作式推进。

(十)原文: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

田行健有话说:(1)心理学上有个叫自证预言现象:一个人越坚信什么,事态越会朝着那个方向发展。你读的书,不一定都会有用,但你读书的过程在潜意识的强化一种自己认可的观点,这个观点会一直刺激你的大脑,你一直读一直强化,最终也会转化为你的观点、思想、指导你行动思维的东西。(2)这一章有四个观点:①把被动转为主动;②定期复盘;③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④改变取决于自己。(3)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问别人好不好看,你的生活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喜欢而变好,也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不喜欢否定自己,生活是你自己的决定权在于你自己。(4)我的情绪取决于我,我的状态取决于我,我的人生取决于我,我取决于我。(5)归根到底的救赎是对自我的救赎,只有当自己切实的感受到了要改变的时候,才会真正改变,救赎才是真正开始。(6)掌控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积极主动。

四、第四章 抑郁的原因

(一)原文:他无精打采,总是很早就醒,脑袋里还常常出现悲哀、病态的念头。在悠长的白天里,他通常感觉好受些,可一到晚上,他就开始焦虑起来。他强迫自己每天都要去散步,可即使沐浴在冬日暖阳里,他所看到的一切也都像黑白照片一般,失去了往日的色彩。

田行健有话说:儿时的经历使蛤蟆养成了讨好型人格,生怕别人对自己有一点不满。

(二)原文:在这些事结束后,蛤蟆便精疲力尽地上床休息,却在凌晨三点就早早醒来,辗转难眠,一直到清晨。

田行健有话说:说明要自救、自愈,靠逃避没用。

(三)原文:必须完成的事情,唯有靠他自己才能完成。蛤蟆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他最好尽快“长大成人”。

田行健有话说:内心强大。逃避没用,自己成为自己的主宰。

(四)原文:“我再问一次,你现在真实的感觉是怎么样的?”田行健有话说:让对方自己和自己对话,内视,说出自己的感受这应该是第二次心理咨询的精华所在。第一次见面,精华在于让蛤蟆认为到他自己才是主角。

(五)原文:蛤蟆并非故意表现得那么愚钝。和许多人一样,他从未有意识地用这样的方式来看待过自己的情绪,所以很难用语言来形容,更别提对别人说了。实际上,他已经下意识地运用了很多行为上的策略,成功地逃避了对自我的认识。他极其擅长迎来送往,比如他最出名的开场白便是由衷的一句“你们好啊,我的朋友们!”接着就是“你们绝对猜不到我最近在做什么!”又或是“来吧朋友,看看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