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1章 来自蒙古高原的痛(一)(1 / 1)

每年都有蒙古草原火入境我国的事件发生,从呼伦贝尔到阿拉善近二千公里的国境线上,除冬季外,都有防火任务,春季尤为严重,除了火,还有沙尘暴和刚烈的西风能够深入到我国东北和华北,这个离海很遥远的苍茫之地叫蒙古,我们这个略显荒凉的邻居,本来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历史的错位,扭曲了它的命运轨迹,独成一国,与唐努乌梁素海一样,无法延续原有文化孕育的骨肉深情。我们也祝福他们能永远的国泰民安吧!

从中华民族的角度看,蒙古人民共和国现在的生活还是挺清贫的,这来自于几个方面,排在首位的是它的国家选择,在仅有两个邻国的状态下,提出了第三邻国概念,可见它对血脉至亲的中华和原主人俄罗斯(苏联)都疏离与戒备。客观的讲,苏联时代蒙古还是幸福一段时间的,在经互会的圈子里,俄国人的计划分工使它鲜美的黄骠牛肉能进入克宫的后厨,布拉格的餐馆,柏林市民的餐桌上。鸟兰巴托建起了大学、电厂、乳品加工厂等等,街上有戈斯车,屋里有苏制奶锅,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对当时还不到二百万人口的国家来说,幸福指数爆棚了。于是我们这个有点奇葩的邻居中的精英层全面俄化,回纥蒙文内蒙古人用,改,改成俄化蒙文,铁木真和拨都知道了会不会从地下出来揍他们,他们不管,他们相信伏特加能征服祖先。黄教和《大扎撒令(成吉思汗订立的规范)》是旧东西,不用了,没有大呼拉尔(相当于议会)解决不了的事。苏联不行了,它蒙了。于是开始找第三邻国,先哈美,参与西方主导的军演和行动,还得到了一个连以上的装备和其它物资,结果美也不靠谱,在阿富汗连农夫为主一班利班的军队都没摆平就走了,连在中亚借用的军事基地都还了,期间又哈韩,不但文化哈,经济也要用资源与韩贸易,它可是内陆国啊!隔空穿越吗?这些任性而无厘头的走秀,折射出了蒙古精英层的彷徨与恐惧,它们怕中华文化的包融,怕底层民众的选择,怕已有权财的逝去。在它们的预想中,蒙古的外交动作能得到西方的同频共振,从而平䚘两个大国的气势,多么孩子气的撒娇,这是任何成熟政客都会扔纸蒌里的选项。精英层精神上的油腻,会让思想栓塞,举止失矩。

第二是它的经济政策,蒙古国是一个躺在金山上的贫者,煤、铀、稀土、铁矿等等储量高,品质好,草原面积也不小,一平方公里平均人口才2人,好好谋划,达到北欧瑞士的人均收入轻轻松松,躺平都能做到,可它们不与世界工厂的邻居好好做生意,对中资和人员打压,履行承诺也不到位,从而造成了近邻不来买,远国运不到,那些排斥、怀疑、失信等行为极大的损害了蒙古的经济发展。

第三是环境变化负面问题,从日渐增多入境沙尘暴来看,蒙古的生态.有恶化的苗头,据笔者猜测,蒙古的草场质量有可能下降或面积萎缩。在一个年降雨量在200mm左右的内陆,修复环境和提高植物的郁闭度是非常难的,代价也大。

第四蒙古高层的地缘政治认知|有些错位。首先从精神内核来说,它杂糅了原始萨满教、佛教中的黄教、回纥蒙文、俄化蒙文、社会主义思想、西方思想的许多因子,他们对此认识不足,例如他们的名字带有些带萨满化意味,以湖、河、云朵等自然物和荣誉起名,如巴特儿是英雄的意思。有些是以思想起名,如起名叫革命等,这说明他们的主体民族精神内核容易被异化,在传承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和犹太人几千年固有信仰的强大相比,带着传承的民族精华融入到中华文化圈或斯拉夫文化圈才是它理性的选择,这是有历史实践的,阿富汗的蒙古人、撒马耳汗的蒙古人成了穆斯林,伏尔加到图瓦的一部分蒙古人成为基督徒,许多青海内蒙甘肃的蒙古人信仰佛教,他们生活的很好。 其次外交手段缺乏柔性,在两个巨人中间,即使再英勇也是匹夫轻狂,自尊且严谨的等距交往才是优选,用两个巨人都不屑的矮化韩人来平衡强者的气场“徒增笑而“。 再其次蒙古的政治人物素人化,非理性化言论较多,比例要与中国交换与哈萨克斯坦的一块边界土地,以求陆联第三国,这种想法的非理性之处在于,中国是一个有原则的大国,稚童式的交易能成大国的选项吗?即使我们边界开放让你通过连接哈萨克斯坦,蒙古有能力解决运输建设问题吗?即使交通解决了,你的物资还得通过第四.第五国吗?即使这些都解决了,高昂的运输成本能让你的原料价格有竞争力吗?我们中欧班列运的是高价值的工业品,不是矿泉水和蜂窝煤。这种神操作可视为喜剧品类中的闹剧类

蒙古人历史上是个英雄的民族,在历史的淘洗下,不断的与各民族融合,民族的边界感已经淡化了。如今的蒙古高原上的原住民,祝你们能光大最初始的民族精华,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