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9章 孤独的中国 动荡的克什米尔(二)(1 / 1)

按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喜马拉雅山脉就是板块冲撞抬起的部分,而下切的印度洋板块就形成了南亚次大陆,从定义上理解,这就是个地理“囚徒”,克什米尔就是地理“锁链”的平缓地带,这条通道与瓦罕走廊连接能进入中国,向北可以到中亚,西南向可以进入伊朗高原,当年的许多僧侣在这条路上穿行,无数的商人往来不息,大唐知道了天竺,中亚喜欢上了香料,群山目睹了拜火教的消逝。克什米尔苍凉的大山依旧沉默。

克什米尔的穆斯林多,可富裕的几乎都是印度教徒,华美的神庙,衬托着清真寺的冷色,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有大量的穆斯林游击队存在,这也使得这个地区持久的动荡,与中国宗教本土化不同,印度是一个本土宗教化的国家,有个叫苏纳克的人,从英国回印度就抓紧回神庙拜一拜,可见宗教影响之深,传说甘地只有一只木雕的猴神傍身,清贫朴素,就是这样一个信仰如此众多的国家如此好战,领土的争端耗费是巨大的。当年邓公一道命令裁军百万,第二次又裁五十万,铸剑为梨,靠着这惊人的魄力,一心抓生产建设,才有今天的盛世中华,印度庞大的军队,如果象邓公那样有勇气止戈建设,和平崛起,文解纠纷,克什米尔,藏南对峙就不会激化,稳定的发展空间才能经济腾飞,可惜这不是印度的选项。

克什米尔有许多时候,被印度政坛当作转移矛盾的手段,竞选时也会将克什米尔、藏南等事务当工具,这也阶段性加重了克什米尔紧张的局势。这种紧张局势有时会逆向传导到国内,使国内的民族矛盾,攻击清真寺或神庙的事件时有发生,这种对立的气氛,更不利于地区的稳定,三国在克什米尔的军事投入是巨大的,此外还有俾路支人在西侧不时的袭击,巴基斯坦塔利班也很活跃,这更加重了紧张局势,阿富汗在北京使馆开馆建交,有利于该国俾路支族的稳定。前几章已说明,从这里可以看出中阿建交对地区局势有很大影响。

克什米尔这块“年轻”的高地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矿藏,储量高,品质好,想像一下,只要和平解决或搁置争端,在此建一个三方不设防的自由贸易区,利用印巴的劳动力,中国的基建,三国的市场,以中巴走廊为轴,以印度平原北部为面,形成放射性的经济扇面,止戈止争,发展搞钱,民族矛盾会好很多,印度的旁遮普邦和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紧邻克什米尔,因为发展机会,宗教冲突也不稳定,将它纳入到经济圈中,有了钱赚,矛盾会减轻很多。这种美好的愿景,只要努力,会实现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之争无非是权之争,利之争。如果是气之争,意之争,那是革命,是信仰。克什米尔之乱主导的是前者。

在这个风云际会的时代里,想让世界乱的是美国,是欧盟,是靠五十年代战时制造发达的日本,是波音、雷神、洛马身后的资本,它们最喜欢扔几个肉骨头或点一把火,让穷国弱国乱斗,递刀收钱,卷你家产,几个世纪以来从未改变过,“后人哀之而不谏之,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克什米尔之局,正解是和与谈,乱源是枪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