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 24章 孤独的中国 工作观念的冲突(1 / 2)

前些日子美国财长耶伦来中国进行访问,它提出中国工人的劳动时间过长,劳动报酬过低,并且造成了产能过剩,威胁到西方国家的产业竞争力。这种可笑的借口,仿佛是中国人的勤劳成了这个世界上的原罪。

有一部小说,是左拉写的《萌芽》,书中描述的世界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初期劳动情景,是发展最快的那一段时间,人们真实的生活写照之一,对于法国工人那种超负荷的劳动也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描写。美国四五十年代以前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很高。正因为他们的牺牲和创造才成就了美国和欧洲发达的工业体系。再加上西方国家的殖民红利。转化成先发国家先天的技术优势,这种技术优势又转化成可以要挟或者剥削其他下位国家的一种有效手段,正是建立在这种高负荷劳动加殖民掠夺加,积累以后产生巨大的财富形成科技投入,而形成的技术优势垄断,才造就了欧美那些发达的福利国家。

耶伦这个犹太人,她的理论跟脚荒谬的基本原因,在于中国的经历的是欧美上个世纪的发展阶段,而让我们套用21世纪欧美的结构。我们没有经历第一次工业革命,原始积累是很弱的,另外我们没有对外进行殖民战争,也没有那些个额外得来的血腥财富,由此造成了国家的贫弱,使我们在科学技术等很多方面落到了西方的后面。在如今的社会竞争中我们处于比较弱势的不利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几代人进行了艰苦的奋斗和努力,才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就。而耶伦提出的这些个论调,忽视了美国的历史和欧洲的奋斗史,有意忽视了美国和西欧是躺在原先殖民掠夺和先辈辛苦劳动创造的深厚的工业底蕴、技术优势上,而取得的优渥的生活。其实中国正是重复左拉笔下工业积累所需要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在全球的舞台上,国家与文化宛如色彩斑斓的画卷,展现出工作和生活观念的巨大差异。中国人以其独有的勤劳和勤奋工作精神声名远扬,中国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古老国家,在我们的社会构成之中,以传统的农业社会组成稳定的社会结构,延续了几千年,勤劳本身是根植于我们骨子里的一种人文基因,所以我们中国人具有绝对的忧患意识。近百年来,我国遭受列强的凌辱与欺凌。国弱民贫需要艰苦的努力建设,才能改变现状,自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的勤劳精神宛如璀璨的明珠,是其文化的重要拼图。自古代起,勤劳便被奉为美德,代代相传,熠熠生辉。在现代社会,这一精神更是贯穿于中国人的工作态度之中。而欧美人则更倾向于注重生活质量,将休假和休息视为生活的瑰宝,靠辛勤的劳动来改善自己生活的基本社会观念,让位于高福利状态下的舒适生活。

中国人在工作中常常展现出如燃烧的火焰般的敬业精神和似沸腾的热血般的工作热情。他们甘愿为工作付出更多的心血,甚至不惜加班加点。这种勤奋的工作态度背后,原因纷繁复杂。首先,中国人内心深处涌动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同汹涌澎湃的浪潮。他们坚信,通过不懈努力,可以为自己和家人绘制更美好的生活蓝图,同时也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竞争压力如同一股无形的鞭策力量,推动着中国人奋力前行。在人口众多的中国,职场如战场,只有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崭露头角,赢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和机遇。

与中国人的工作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国人更加珍视生活质量和个人的休闲时光,欧美国家强调人的尊严和独立性,包括自己的生活品质和对家庭观念的注重,如同守护珍贵的宝藏。其实是有一个前提的,必须建立在稳固的经济基础之上和完善的社会管理体系之上,才能达到的一种人类的生活状态。而中国现阶段很难达到这种生活状态,虽然我们国家发展的很快,经济上有许多成就,但是我们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家的财力物力,包括社会体系建设,还没有达到那种尽善尽美的程度,所以就需要我们这几代人要牺牲自我,努力工作,积累起来必要的社会财富,这是一种历史的无奈与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