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213章 被判三年(2 / 2)

北方人的概念里,圆就是元宵,扁,就是扁食,也就是饺子。

所以正月十五虽然没有点花灯,但是两家人合放了一挂鞭,前后院儿嘛,方便,互相蹭蹭。

小酒又在晌午的时候送了元宵和汤圆,两家人也算是圆满的品尝到了元宵,还吃了大食堂做的代替元宵的面疙瘩。

等到正月十六晌午的时候,大食堂包了黑面饺子,吃完这顿味道不怎么样的饺子,年算是真正意义上过完了。

读书的孩子们开始陆续返校。

周越没有回来,不过发了电报,说将会直接去学校报道。

这半个来月,说是跟着部队过完年后又去拉练了,才耽误了行程。

翠梅走的时候,又放了几十斤的粮食,交给翠红让她收好,加上之前给翠花的钱,储存在翠红那儿的粮食,基本上这个家不需要她操心了。

翠花也知道翠梅和翠香的本事,翠香更是因为做饭出色,在学校老师家打了钟点工,挣点生活费,能保证两人吃饱饭,翠梅则时不时的找诊所过去帮忙,帮着帮着就给自己找了个钟点实习生的活儿,每个月也能挣个十来块钱,所以她俩倒是她最放心的。

过完年他们家的头等大事儿就来了,给老七老八转户口。

因为要在春种之前将户口弄过来,所以翠花找到陶昌义一起去找赵家人,借着赵家人的关系,又找到了南洼村的村长。

用钱和粮,成功将两个妹妹的户口转入了西河村。

南洼村的村长,他们许了五斤小米两斤红枣的好处,有村长帮忙说好话,本着都失踪那么久了,十有八.九是没了,与其将来销户,还不如换点钱和粮呢!

所以老七的户口,最终用十块钱现金和五斤小米办理了准迁证明。

老八的户口有赵家村村长游说,人家也不要她们的好处费,还直接说了销户的事儿,过了几天才给他们家找了这么个好处,最后以五块钱现金和三斤小米了结此事儿。

考虑到两个村都有外嫁女,西河村这边少不得有风言风语传回去,所以耳聋的翠红就带着瞎眼的老八,跛脚的老七在周家和陶家种菜做饭。

先将这敏.感期度过去再说,尤其这三年日子不好过,就算不出门也没关系。

天旱,地里面已经有大裂缝了,麦子长得特别不好,叶子都打了卷儿,各个生产队一脸愁容,如今都在想办法去城里弄茅粪来壮地,甚至打算用人工的方法从河道担水灌溉。

现在周家和陶家的井里面还有水,种家里的菜是没问题,但是越干越旱,越往后越不好说。

即使储存的有干菜,可谁都想吃新鲜的菜,面对这样的环境,不愁是不可能的。

也幸好有小酒时不时的接济,才能让姊妹几个活的更普通人家好。

但反观桃源村那边,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首先是长房,以这个年代的刑侦技术,以及工作态度,‘无名尸’的身份终究没能查出来。

也许是走访的力度不够,也许是拍摄水平以及尸源泡发后让人无法辨认出来,总之这个身份定不出来,就没办法证明他们的清白。

尸体已经下葬,靠着现有的证据,如果父子俩站出来一个人揽下这个事儿,就能放走一个人。

可惜这父子俩谁都不愿意扛,毕竟谁都没有做过,凭啥扛下来?扛下来不就认了?

可派出所也不可能养闲人,尤其这家人一毛不拔,不愿意出一分钱。

人家是没证据证明人是他们杀的,可他们也没有证据证明,人不是他们杀的。

不管怎么样,归根结底,这个人是在他们家的茅坑里发现的,不管他们怎么抗议,每个人都被判了三年,还被送到修水库的堤坝去体验生活了。

桃源村这边收到消息后,崩溃了,到派出所闹也没用,拘留一个晚上就老实了。

父子俩一坐牢,长房算是完了,别说说媳妇了,就是娶媳妇的,也不考虑唐家了。

甚至还连累了其他三房。

唐有田的儿子小,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其他几房正处于谈婚论嫁阶段的孩子就有五六个,这么一来,未来择偶的选择性不仅小了,甚至可能配的上歪瓜裂枣,谁不恨啊?

尤其老爷子已经走了,纷纷闹着要彻底分家。

不管他们怎么闹,都跟唐有田没关系,因为他们早就分出来了,你想要啥啊,人都不给,可谓净身出户。

现在这么一看,反倒是好事儿,因为舍弃的多了,反而没有那么多纷争来叨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