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9章 番外篇(下)大舅:我把甜甜打死了。(1 / 3)

离婚后,大舅继续在外打工。有个周末,简宁秋和父母来到外婆家时,发现,大舅带回来一个女人。简宁秋姐妹好奇的去了那个女人的房间。那女人,一脸幸福的摸着小肚子,喜悦的告诉简宁秋,她有宝宝了。已经四个月了。这次是来请外婆安排婚事。反正,她是要把孩子生下来的。

简宁秋很佩服这个即将成为她舅妈的女人。坚毅的她浑身散发着母爱的光芒。她一脸幸福,她一定很爱大舅吧。

过了两周,在这个农家小院举办了第二场婚礼。一年后,又迎来小舅舅的婚礼。两个舅舅正式分家,各一院房。简宁秋外公外婆跟着大儿子生活。

外婆爱干净,每年过年前,都爬上爬下打扫卫生。简宁秋总是帮忙扶着凳子。可是往往,抬头太久,外婆头晕眼花,摔倒在地。不是扭伤,就是骨折。他们只好把大舅舅从城里叫回来。让他用自行车载着外婆去镇上的医院。

外婆还患上一种怪病,一生气,整个人就处于抽搐痉挛状态。只见她,仰着头,浑身僵硬,动弹不得,嘴巴一直不断开合,发出呗呗呗呗的声音。

全家人手忙脚乱,赶紧掐人中,让她清醒过来。大舅推上自行车送她去医院。

看完西医,去看中医调理。大舅每周带外婆进城,去看一位知名老中医。

简宁秋印象中,从她上高中起,直到大学毕业,大舅几乎每周都带外婆去医院。他对母亲言听计从。

用大舅的话来说,有哪个时候,外婆不在生病?

外婆是个很有毅力的人。吃中药,往往,一百副起步。她说这样能断根。每天晚上,外婆悠闲地在蜂窝煤炉子上架起药锅,开始熬药。她不喜欢医院的熬药机,坚持自己用砂锅小火慢熬,她说这样才熬得出药物的精华。哪怕是在几年之后,医生宣布外婆肺癌晚期,已经没有治疗必要,只能回家等死时,外婆也死马当活马医,靠着中药挺了过来,后来过了十几年,依然健康。

这在简宁秋心里种下一个信念:中药太靠谱了。

大舅在外打工。舅妈在家照顾女儿。没多久,她又给大舅添了一个儿子。

自此外婆笑的合不拢嘴。婆媳俩带着两个孩子度日。此时外公已经过世。

舅妈出生于大山里一户贫困的家庭,此时又因为带孩子无法出门打工,大舅一个人的收入支撑着全家。舅妈对外婆每周都要去给医院送钱的行为心有不满。外婆辩解道,自己看病的钱,是几个女儿平时给的零花钱。家中一地鸡毛,甚至婆媳俩时常为了几个新枕巾,几包洗衣粉产生矛盾。

火上浇油的是,小舅舅也离婚了。小舅舅两个孩子放学回家后没人管,或者寒暑假,没地方去,就来大伯家吃饭。舅妈对此更加不满。她不敢跟外婆直接争吵。却总是在大舅舅回家时,所有的枕边风都抱怨。大舅的头像斗一般大。

外婆说,“我自己有地,有粮,有果树,我亲孙子来吃口饭怎么了?”

舅妈说回敬道:“地要我们种,面要我们磨,菜要我来买,饭要我来做。你孙子又不是直接吃麦子。”

外婆气的,一口气上不来又呗呗呗抽搐起来。

大舅对着舅妈吼了一声,“你闭嘴!”赶紧对着外婆一阵子掐人中,捶背,外婆才缓过气来。

此后,婆媳两人不再拌嘴。都默不作声忍耐着。

大舅夹在中间两面难做人。

贫穷像个显微镜,会放大所有琐碎的矛盾。所以才会有两个拾破烂的乞丐,为一个矿泉水瓶大打出手,闹出人命的事。

物质是生活的基础。人最大的底气就是钱。所以,简宁秋对钱产生了执念。

简宁秋大学毕业,去了南方工作。简父那时也已经过世三四年。简母因为癌症住院。

简宁馨还小,刚上初中,照顾不了母亲。大舅舅每天一下班就奔向医院,照顾大姐。白天,简母一个电话,大舅随叫随到,帮她取钱,买药,缴费,办理各种手续,陪她做各种检查。

简母放心的把存折交给弟弟。这个弟弟每次取钱,缴费,都把单据和剩下的零钱,一分不少交给大姐。账目算得明明白白。连给自己买口水,都不会动用大姐的钱。

简宁秋对这个舅舅心怀感恩。

简母离世,也是这个舅舅,帮着安排简母下葬。

简宁秋心中永远记着这份恩情。

给人打工,永远挣扎在贫困线上。大舅和舅妈一商量,开始做生意。他们在城里开了个卖烟酒零食日用品的杂货店。收入勉强够养活两个孩子读书。每个周末,他时常把大姐的小女儿简宁馨叫过来,让舅妈给她和两个孩子做顿好吃的。简宁馨临走时,大舅还不忘给她塞张一百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