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29章 神话中的英招(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神话中的英招

英招,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

——《山海经·西次三经》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英招算得上是一个颇为奇特且有些神秘的形象。有关它的记载,最早且最详尽的见于《山海经·西次三经》:“槐江之山……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尽管后世的许多著述都或略或详地引述了上述文字,然而关于英招的具体内涵及其在中国神话体系中的位置,却历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关于英招的形象,古籍中的描述可谓简单明了,然而就是这几个字,却给后世的读者和研究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马身、人面、虎纹、鸟翼,集合了如此多的动物特征于一身,使得英招的形象显得既诡异又神秘。或许正是因为这一形象过于奇特,所以在后来的许多志怪小说中,我们都不难发现它的影子,如《博物志》中的“神马”,《拾遗记》中的“飞马”等等。

在《山海经》的神话体系中,英招是槐江之山的山神,又是天帝的守园之神,其主要职责是“徇于四海”,即负责巡视天下,它的形象也“徇”及四海,天下莫不敬畏。在这里,英招俨然是一位威严而神圣的天神形象。

然而有趣的是,就在《山海经》成书不久之后,英招的形象在另一部方术著作《穆天子传》中却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游昆仑,在黄河之畔的积石山上见到了英招。但此时的英招已非《山海经》中那位威严的山神和天帝的使者,而是变成了一位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女子。当周穆王的车队到达积石山时,英招以“妻妾之群”的身份出现,并与周穆王互赠诗歌、结为兄弟。在这里,英招的形象完成了由庄严神圣的天神向温婉可人的女性形象的转变。

《穆天子传》对英招形象的改造并非毫无根据。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国的先祖造父因善御而得到周穆王的宠幸,被赐以赵城,从此有了赵姓。而造父之所以得到周穆王的赏识,正是因为他在一次随周穆王西游昆仑的途中,为周穆王驾车“追之于西王母之邦,得玄狐、白狐,以献于王”。造父为周穆王驾车西游昆仑的故事显然来源于《穆天子传》,因此我们可以推测,《穆天子传》的作者很可能是赵国的史官,而书中英招的形象也很可能就是根据赵国始祖造父的妻子或女儿来创作的。换言之,《穆天子传》实际上是将周穆王西游昆仑的故事“本地化”了,而英招形象的变化,正是这种“本地化”策略的直接结果。

然而,《穆天子传》的作者为何要对英招的形象进行如此大的改造呢?这恐怕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先秦时期,西王母的形象已经完成了由凶神向吉神的转变,并逐渐演变成为一位威严的女神。与此同时,昆仑山作为西王母的居所,也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神仙所居的“洞天福地”。在这种情况下,周穆王西游昆仑的故事自然也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吉祥的色彩。而英招作为这个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其形象的变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穆天子传》中,英招的形象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她作为女性的特征却被更加突出了。无论是“妻妾之群”的身份,还是与周穆王互赠诗歌的情节,都显示出她温柔、多情、才华横溢的一面。这种女性化的英招形象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在后来的许多志怪小说和戏剧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女性形象,她们美丽、善良、多情,具有强烈的人情味和世俗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