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3章 加入市作协(1 / 1)

随着她在大小刊物发表文章的增多,有一天,她居然收到德溪县作协主席郑南泉的一封信,信中热情邀请她加入县作协,并申请加入市作协。她起初颇为犹豫,因为她只喜欢岁月静好,后来想想,加入作协,就有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志,互相学习和勉励,离她的作家梦也就靠近了一步。

于是,在郑南泉和县作协副主席王岳水的介绍下,她成了泉城市作协的一员。那年她32岁。

于是在现实生活中,她逐渐有了一些文友,20岁到70岁不等。其中有一个叫凌天楠的文友对他很好,每次采风活动都叫上她,还介绍了泉城作协副主席蔡以山给她认识。蔡以山海曾经是泉城早报的主编,现在60多岁的他已经退休了。有一次采风后小酌喝得醉眼朦胧,他说,德溪投给早报的文章,写得最好的女作者当属张玮频,男则是凌天楠。这话让张玮频有种千里马遇到伯乐的感动,本来不大喝酒的她破例喝了三大杯葡萄酒。

但是,让张玮频受不了的是,这些男人看她的眼光有点异样,尤其是喝酒之时,各种荤段子后不乏言语的挑逗,甚至一些小动作,这让她很不适应。

有一次在天湖酒店KTV唱歌,凌天楠不知是喝醉了还是故意的,居然抱着她痛哭流涕,说喜欢她。张玮频又羞又恼地挣脱了,一想到这40多岁的,小孩都已经读初中的男人居然当众说喜欢她,张玮频心里一阵恶寒。从此,她再也不参加此类的聚会,她知道,几次聚会下来,外面已经有人风言风语了。

后来,她文坛的朋友只剩下了陈简白,一个跟她一样,30多岁还单着的女孩。

自从加入市作协,张玮频发现,一些同事在有意无意地疏远她。有的同事当面称她为“才女”“作家”,背后却不屑地说,有什么了不起的,最多算三流作家;什么作家,还不是靠性别优势……

德溪八中是一所很奇葩的学校,虽为县管完中,但这所位于德溪中部蓬溪镇的学校,5个校领导都是蓬溪的,几乎所有的中层干部、年段长、教研组长、实验班班主任,甚至备课组长都是本地人,所以人们私底下都叫它蓬溪八中。更让人崩溃的是,几乎所有校领导和中层干部的原配夫人都在本校工作,中国人讲究封妻荫子,于是领导夫人们个个搞得像太皇太后似的,天天绷着一张脸,骄傲得像只老母鸡。她们分布在各年段各科室,各宿舍楼,乃至校园的每个角落,帮她们老公们管理着这所学校,十几年来搞得全校的教师不敢高声说话,不敢娱乐,不敢玩笑,更不敢议论任何跟学校有关的事。

作为教师,最关心的莫过于职称,而学校的职称聘任方案,跟变脸似的,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每次评聘职称时,你都能不断地接到短信,一会儿说这个方案变了,一会儿说那个方案调整了,一会儿说哪一项可以加分了,一会儿说哪一项加分取消了,让人无所适从,啼笑皆非。其实没有评聘前,谁能上谁不能上,几乎已经心知肚明了,校长会在例会上讲,×××对学校贡献大啊,×××很仗义,需要照顾……

因此,张玮频本科毕业17年了,还是12级教师,而她在泉城教书的大学同学,早已经是高级教师了。

作为一名外地教师,关心的还有住宿问题。为改善住宿条件,学校先后集资兴建了5套校内小套房。由于一套要先垫付2万元,张玮频没那个钱,德溪县的工资据说全省倒数第二,而她发表的作品虽然不少,但稿费寒碜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几年两个弟弟都结婚了,做姐姐的多少也得赞助点。再说自己单身,有个窝就行了。可是随着众教师的搬迁,她所在的宿舍楼成了三不管地带,卫生条件差,楼道晚上经常黑灯瞎火的。由于她住在一楼楼梯口,下雨潮湿不算,雨水还经常灌进宿舍,整个房间连处干燥的地方都没有。宿舍既没卫生间又没浴室,很不方便。于是在第5栋教师宿舍楼盖成之后,张玮频决定用信用卡套现去拿一套。以前宿舍分配是用评分的,现在有30套,张玮频认为自己要一套是十拿九稳的,谁知这回不评分了,全部用照顾,就连家住八中脚下的老师都照顾到了,就是没有照顾到她这离家50公里的外地人。

后来才知道,由于张玮频没交代“评审团”成员,宿舍自然没她的份!

她一气之下,在县城君江小区按揭了套单身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