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考点七 隋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发展(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14、周世宗改革: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柴荣改革,清除五代弊政,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奠定基础。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主要了解中国古代的三大选官制度,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提高了官员素质,推动了中华帝国走向繁荣。

▲西周:世卿世禄制; ▲秦朝:军功爵制度。

15、察举制(与征辟制相结合):汉朝时期,国家建立了以察举为主的选官制度;其特点(方式)是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标准:品德,才能;弊端:容易任人唯亲,容易形成小集团。

(汉代察举制弊端逐渐显露;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察举制无法推行)

16、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曹魏时,创立的新的选官制度;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和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这种制度下,真正有才学、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弊端)。

(九品中正制,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后来随着士族的没落,无法继续。刘禹锡 (唐)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说的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17、科举制: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同时把察举制度中的考试因素加以强化,科举制度开始形成;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标志)。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明清腐朽,1905年废除。科举制: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一定的公平公正的合理性;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的风尚。但考试的内容大多在儒学经典范围内,特别是八股取士严重禁锢读书人的思想。

●唐朝科举制日臻完善,成为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宋代实行糊名法防止作弊行为。(唐朝的进士科,是做官的阶梯,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

▲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发展趋势:(观点记忆)

①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

②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

③选官原则: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④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⑤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⑥逐渐模式化。明清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压制了人才。

(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历代采用,并在不断地改革完善中,逐步加强)

18、三省六部制:(汉武帝时期,形成的中枢政务机构是中外朝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三省制的雏形。隋朝(文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发展完善;中央设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和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三省的长官既相互制约,又分工合作,既加强又节制皇权,也提高行政效率。是中国古代官制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19、租庸调制:租庸调制开始实行于隋朝,唐朝进一步加以完善;是为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的,一种轻徭薄赋的赋税制度;其中的租是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调是人头税(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庸是纳绢或布代役(指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隋有年龄限制,唐无年龄限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减轻了农民负担,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破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新税制产生)

20、两税法: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破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重新编订户籍,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奠定了唐后期至明中叶中国古代赋税的基础。

●赋税制度的变化,一方面反映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直到两税法实行,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另一方面,两税法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商品经济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和舞蹈艺术大放光彩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