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26章 竹林论战(2 / 3)

季柔不得不再次提醒孙武,于是又有一株手腕粗的翠竹倒在孙武跟前。

孙武连忙组织语言。

“周朝四百年,传至今时,周天子早已经形同虚设,仅凭薄弱的大义勉强统御九州,各诸侯间开始争相称王称霸,大夫上卿每日也在处心积虑的想取自己国君而代之,刺客盛行,君王臣子人人自危。”

“由此可见,所有身处上位,或者想身处上位者,都必崇尚武力,君不见一国之君尚且会因为一言不合而兴兵黩武,举国伐敌;若是时局动荡不安,上不顾下,连吃饭穿衣都无法保证给自己的子民,何谈礼教,上不守礼,下不尊义,又何来正义?在这个到处都是战争的土地上,没有谁是正义的,也没有谁是真正的兴仁义之师,可以代天伐不义之臣。”

“吴国地处蛮荒,礼教不达,虽然吴太伯从周王室,姬姓宗亲,入了吴也是断发文身,随了吴人风俗。楚国虽建国较早,也曾称霸九州,可是以武力征伐九州也仅仅兴盛一时,其原由就在楚国内政,俨然如小周王室,国内分封氏族,楚国三户已强盛的过头了,楚王一脉看似强大,实则如姬天子一般,若不能解决内政,楚国越强大,危机隐患也越大。”

孙武偷偷地瞄了一眼,发现季柔没有发怒,便接着说道。

“吴楚两国的百姓因为一点儿小事便大打出手,这是国君的教化不达所至,当然,所谓上行下效,从两地邑守后来的作为也可以看出来,他们并未去制止这样的斗争,反而带头发动更大的争斗。到了国君这里,吴国本就有意伐楚,看到此事发生,立刻就组织军队打到了卑梁,楚国虽然是迫不得已出兵,但是楚国连汝一位女子都整日想着征伐天下,称霸诸侯,称霸诸侯不就是要先打败地处心腹之患吴国吗?”

“吴楚之战无可避免,九州之战无可避免,如同南越之人豢养蛊虫,除非撕咬搏杀出一个王者,否则战事不停,动乱不止。”

“女士,君子之泽,三世而斩,五服之外皆如仇敌,如今这世道,诸侯国之间只怕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天子威严再也经不起一次打击,休要作那不切实际的幻想。”

季柔觉得孙武在有意针对自己,但是她又不知道如何辩驳,孙武所言怕是道出了诸侯的真正心思,停剑思索了片刻问道。

“先生将要以兵法入世,不也是为了封候拜将,征战天下吗?而且先生应该比谁都清楚,一旦先生的兵法流传到各诸侯国,定会加剧当下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那么季柔想问一句,先生难道就是为了让这个天下流更多的血吗?还是说先生根本就是为了成就自己一世英名,而不惜驱上万,甚至是十万,百万军士的身躯?真可谓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季柔心中不忿。

孙武解释道:“世人只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当是善战之人,却不知,战争的最高的境界是慎战,是止战!孙武在第一篇就有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是最后的手段,但也仅仅是一种手段,不是全部啊!”

季柔无言以对,跟孙武辩论,她总是落下风。

“那为何先生选择更加弱小的吴国,而不选择强盛的楚国?若是先生选择入仕楚国,以先生之才,量楚国之力,不出二十年,当有望实现先生止战之道。”季柔心中早有疑惑,孙武出身齐国,对于吴国应当并无眷恋,为何偏偏选择这里?

吴国弱小,即使有他和伍员共同辅佐,也如小舟渡海,经不起大风浪。

孙武叹息道:“无奈之举,楚国之患在内政,内政不改,便如当前的周天下一样,武无力也。”

“先生认为楚国当下局势不足以争天下?甚至不足以与吴争雄?”季柔突然收剑归鞘,回头看向孙武。

“那么楚吴之间当如何破局?”

孙武思索片刻,认真回答道:“倒也简单,吴楚破局在南越之地。”

“如何破?”季柔上前一步,目光紧逼孙武。

“行晋国旧事,派贤人入越。”

季柔一时未能猜透其中奥秘,仍提醒道:“先生不怕季柔返楚后行立此策,坏先生强吴大计。”

孙武突然失笑道:“国之大事可不在一言一行,非有长久谋划难以功成,汝如何知道还留有多少时间给汝派人去强越伐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