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5章 跟朕去长安(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大唐现在时期的主要粮食作物包括粟、麦、稻等。粟米也就是小米,是现在人们的主要口粮之一。

带着两样种子重新回到正堂,杨旭把装着种子的原包装袋子打开后展示给了两人。

随后他顺便说道:“陛下,这便是随草民一起来到大唐的种子。麦子大家都认识,而这个金黄色的是玉米。

“这是一种原本生长在大唐东边万里之外的土地上的一种粮食,经过后世的培育,有了更高的产量。

“玉米的产量比之麦子和稻米更高,最高产量近三千斤,平均都是在千斤以上的产量。”

看着陌生的一种粮食,李世民拿起玉米粒不断的端详,听到杨旭的介绍后瞪大了眼睛问道:“三,三千斤产量?”

“陛下,不是没有可能!”

杜如晦仔细观察着两样种子,若有所思道,“这个麦子比之现在的更加圆润饱满,颗粒更大,产量上千斤或许是真的。

“而这个全新的粮食,玉米,颗粒比麦子更大,想必这两千斤的产量应该不会是假的。

“况且,杨旭这小子没必要欺骗我们,只要把这些种子种下去,到了收获的季节就能测出来产量。

“如今蝗灾的影响已经不是很严重,粮食产量不会受到太大波动。若是他有所欺瞒,谎言便会不攻自破。”

“克明言之有理!”

有了杜如晦的分析,李世民也不禁点头道,“当着朕的面,他即使是什么穿越者,也不敢说谎。”

随后李世民又对杨旭问道:“这两种高产的种子能种多少地?”

考虑到唐朝和后世计量单位不同,唐朝的一亩略微少一点。

杨旭想了下回道:“陛下,这些种子大概能种七亩地。”

“一共?”李世民追问道。

“都能种十五亩地,不过这两种作物在关中一般是轮种的,夏天种玉米,秋天种麦子。”杨旭回道。

听到只有十五亩地的种子,李世民表情微微有些失望道:“怎么才能种这么一点地,都不够一个人的永业田。”

唐朝永业田授田之制,丁及男年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永业。---《新唐书》

大唐的一亩地比后世的稍微少,这两样粮食种子确实都种不满永业田,即便永业田是用来种植桑麻等。

“陛下,虽然种不了多少地,但是产量很高啊。”

或许是李世民一时间没转过想法,杨旭接着解释道,“现在的一亩地产量都不够一个人一年的口粮。

“而后世只要五亩地,就能满足一个小家庭一年的粮食,这也是后世能有十四万万人口的主要原因。

“现在种下这两种新种子,只需要五年时间,大唐就能全面使用新的粮食种子。

“到时候将不会再有百姓挨饿,只要没有天灾,饥荒将不会困扰大唐。”

杨旭心里粗略计算了一下,如果忽略连续种植减产的情况,小麦五年之后有一千五百多亿斤。

即便是按照减产三成计算,也有五十亿斤左右。加上玉米还有大唐现有的粮食,足够让大唐百姓不再挨饿。

“亩产千斤,五年时间确实足够百姓不再挨饿!”

杜如晦也在心里计算了一下,感慨道,“况且还是两种粮食,那大唐以后真的不会再有饥馑之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