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1.1.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1 / 1)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1.微处理器的发展

美国英特尔(Intel)公司是全球最大半导体芯片制造商,它成立于1968年,从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以来,微处理器发展至今也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微处理器处理信息的字长展经历了8位、16位、32位及64位微处理器等阶段。随着半导体工艺水平的飞速发展,单芯片可以集成更多的晶体管,生产微处理器的主要公司除Intel公司外,还有AMD公司(美国超微设备公司)。

我国在CPU 研制中也不甘落后,相继研制了龙芯、方舟、威盛、星光等系列处理器芯片。)

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1981年,第一台IBM PC采用了型号为5150主频为8MHz(赫兹)的Intel8088,操作系统是 Microsoft 提供的MS-DOS。IBM将其命名为“个人计算机”,“个人计算机”的缩写“PC”,微处理器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在微型计算机发展过程中,如“286电脑”“386电脑”“486电脑”“奔腾电脑”“酷睿电脑”等名称均与微处理器产品相关联。

1.1.3计算机的特点及性能指标

1.计算机的特点

电子计算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

(2)准确的逻辑判能力。

(3)强大的存储能力。

(4)自动运行功能。

(5)网络和通信功能。

2.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字长。字长是指计算机能够直接处理二进制数的位数,标志着计算机的运算精度。所以性能高的计算机的字长一般比性能低的计算机长。

(2)主频。主频是指CPU的工作时钟频率,即中央处理器主时钟在每秒内所能产生脉冲信号次数,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主频的单位是吉赫兹(GHz)。

(3)运算速度。运算速度用每秒能执行多少条指令来表示,即中央处理器在每秒内所能完成基本指令数目的平均速度。运算速度的单位一般用MIPS(每秒百万条指令)来表示。但指令的类别有定点加法、浮点加法,现在用各种指令的平均执行时间及相对应的指令运行比例综合计算,即用加权平均法求出等效速度作为衡量计算机运行速度的标准。目前的微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达每秒百万次,甚至每秒几千万次。

(4)内存储器容量。它是指内存储器中所能存储信息的最大数量,单位是字节(Byte,简称为B)。目前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有4GB,8GB或16GB。存储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公式为

1TBu003d1024GBu003d1024X1024MBu003d1024X1024X1024KBu003d1024X1024X1024X1024B

(5)存取周期、内存储器的存取周期也是影响整个计算机系统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把信息代码写入存储器,称为“写”;把信息代码从存储器中读出,称为“读”。(后面重要)存储器进行一次“读”或“写”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存储器的访问时间(或读写时间);而连续后动两次独立的“读”或“写”操作(如连续的两次“读”操作)所需的最知短时间,称为存取周期目前,半导体存储器存取周期约为几十到几百纳秒(ns)之间存取周期越短,则存取速度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