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Chapter 06 回报万分之一(1 / 3)

恩是一种债务,且必须被偿还。但是在日本,所有的“报恩”行为都被认为属于和“恩”完全不同的范畴。日本人觉得美国人的道德观非常奇怪:把“恩”和“报恩”的范畴混为一谈,且把“义务”和“责任”作为中性词;这就如同美国人觉得,某些部落的经济语言没有区分交易中的“债务人”和“债权人”,也很奇怪。对于日本人来说,“恩”是一种最重要的,且永远都存在的债务;而报恩则是积极的、箭在弦上的紧迫行为,可以用一系列其他概念的词来称呼。一个人身上背负的债务(恩)不是美德,他的报恩行为才是。一旦他为了感恩积极奉献自己,他便拥有了美德。

美国人若想要更好地理解日本的道德观,需要在脑海中把一切想象成经济交易,并且要知道,在美国的财产交易中拒不履行债务那一方是会受到制裁的。在美国,人们必须履行自己的契约。你没有任何借口把他人财产占为己有。一个人必须偿还银行债务,不能说不还就不还了。负债者需要对本金和利息同等负责。但美国人同时又觉得,爱国心和对家人的爱与经济行为完全不同。爱是发自内心的,因为是无条件给予的,所以才最珍贵。爱国心则,是把国家利益置于一切之上,但除非美国正被敌军侵略,否则它听起来有些不切实际,和会犯错的人类天性也不符合。当日本人觉得世上的每个人一出生就自动背负了债务时,美国人则觉得一个人应该怜悯并帮助他有需求的父母,不应该打老婆,应当抚养子女。但这些东西不可以像金钱债务一样用数量计算,也不会像商业行为那样在成功后得到奖励。但在日本人看来,爱国心和对家人的爱,相当于美国的经济偿付能力。日本人履行爱国心和对家人的爱,就像美国人支付账单或者抵押贷款的利息一样,背后都有着很强的约束力。这种爱的义务并非只有当国家宣战或者父母病重这些紧要关头时才需关注处理;它们是永远都存在的阴影,就像一个纽约小农场主整日担心抵押贷款,或者一个华尔街金融家卖空股票后忧心忡忡地看着股市上扬。

日本人把报恩分为截然不同的两种类别,每种都有自己的规则:一种在数量和时限上都没有止境;另一种可以计量且在某些特殊场合下必须偿还。那些无止境的对债的回报被称为“义务”(gimu)。如日本人所说:“人们从来都回报不了万分之一的恩情。”人们的义务分两种类型:对父母之恩的回报,是孝;对天皇皇恩的回报,是忠。这两种义务都是强制性的,是每个人不可逃脱的命运。事实上日本的小学教育就被称为“义务教育”,因为没有其他词能比“义务”更充分地传达“必须”的意思了。生命中的一些变故可能会改变一个人义务的具体内容,但是义务是自动加在所有人身上的,超越一切。

这两种义务都是无条件的。通过这些,义务成为不容置疑的绝对美德,日本式义务也逐渐偏离中国式孝道及对国家的责任。自从公元7世纪以来,中国的伦理体系就不断被日本采用,“忠”和“孝”本来也是中国词语,但中国人并不认为这些美德是无条件的。中国人认为有另一种美德超越了忠和孝,而且它是后两者的前提。这就是“仁”,通常被翻译为“仁爱”,但它几乎涵盖了西方一切良好的人际关系。父母必须有“仁”。一个统治者如果不“仁”,他的百姓即便反叛他,也是正当的。君主“仁”,是百姓“忠”的前提。皇帝和他的官员能在位多久,取决于他们是否“仁”。中国的伦理观把“仁”当作人类一切关系的检验标准。

日本人的义务及报恩一览表

一、恩:被动发生的义务。一个人“受恩”、“亏欠恩”,即从被动接受的观点看,恩是一种义务。

人的一生中和所有人的往来都可能会受恩。

注:所有对你施恩的人都会成为你的“恩人”。

二、恩的回报。“偿还”债务,向恩人“回报这些义务”,即从主动报恩的观点看,这些报恩行为也是义务。

A. 义务。无论怎么偿还,都无法还清,且没有时限。

B. 义理(“义理”是日文特有词,包含了情义、道义等)。须如数偿还,且有时间限制。

1. 对社会的义理

2. 对名声的义理(也就是名誉)

中国的这种伦理观念从未被日本接受。伟大的日本学者朝河贯一在谈及中世纪时期的中日对比时,说:“这些观念显然和日本的天皇权威有冲突,因而从未被全盘接受过,哪怕只是理论上。”事实上,在日本,“仁”成了一种匪徒的品质,完全丧失了它在中国伦理观中的崇高地位。在日本,“仁”的发音是jin(写法仍和中国的汉字一样)。“行仁”或者“行仁义”对于最高层来说也不是必须具备的美德,“仁”已经被完全排斥在日本人的伦理体系之外,“行仁”简直像是在做什么非法的事。它也可以是值得称赞的行为,比如把自己的名字列在公共慈善的募捐簿上,或者宽恕一个罪犯。但是它毫无疑问是分外的事,不是你必须去做的。

“行仁义”还有另一种“非法”的含义:它通常是匪徒看重的品格。对于德川时期的那些强盗和暴徒——武士佩带双刀,而他们只佩带单刀——“行仁义”是一种荣誉:当一个匪徒向陌生人寻求庇护,陌生人为了以后不遭到匪徒团伙的报复,就会答应下来,因此就是“行仁义”。在近代用法中,“行仁义”的地位变得更低了,经常出现在对应受惩罚的行为的讨论中。日本的报纸说:“普通劳工仍在行仁义,他们必须受到惩罚。警察必须确保街头巷尾中依旧盛行的行仁义现象被取缔。”当然,他们指的是在敲诈勒索团伙和黑社会中依旧盛行的“强盗的荣誉”。特别是在近代日本,当小工头非法雇用没什么技术的工人,通过剥削他们来牟利,就像世纪之交时美国码头上的那些意大利工头那样,他们就被说成是在“行仁义”。 中国观念中的“仁”在日本被贬损得无以复加了。日本人篡改和贬低中国伦理观中关键的一项美德,并使得再无其他相应品德来约束“义务”,于是孝道便成了日本人必须履行的责任,哪怕它会纵容父母的罪行和不公。只有当孝道和对天皇的义务冲突时,才可以被废除。此外,哪怕你的父母为老不尊,或者正在破坏你的幸福,你也一样不能舍弃孝道。

有一部现代日本电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母亲在儿子那里意外发现了一大笔钱。儿子是已婚的乡村教师,他从村民那里筹集到这笔钱,是为了替一个即将被父母卖入妓院的女学生赎身。那女孩的父母也是迫于无奈,由于乡村饥荒,一家人都快饿死了。乡村教师的母亲自己经营着一家规模可观的餐馆,生活富裕,但她从儿子那里偷走了这笔钱。儿子知道是自己母亲拿的,却不得不扛下了所有的指责。他的妻子发现真相后,留下了一封遗书,说丢钱的责任在于自己,随后抱着他们的孩子一起投河自尽。事情被公开后,甚至没有人质疑这个母亲在整个悲剧中的责任。儿子履行了孝道后,只身前往北海道去磨炼自己的意志,以求日后能坚强地应对同类考验。他是一个自命高尚的悲剧英雄。

作为美国人,我自然觉得应该对这个悲剧负责的人是偷钱的母亲,但我的一位日本朋友却强烈反对我的观点。他表示,孝道经常会和其他品德冲突。如果男主人公足够智慧,他或许能找到一种方式协调两者的冲突,并且不失去自己的尊严。但是,如果他谴责自己的母亲,哪怕只是在自己心底默默谴责,都不可能再保住自尊。

无论在小说中还是在现实中,一个年轻男人在成家后都会背负起沉重的孝道。除非在某些“摩登”的圈子中,通常一个体面家庭的父母会通过媒人来挑选儿媳妇。家族比儿子本人更在意是否能挑选到一个好媳妇,因为联姻不仅涉及金钱往来,这位妻子还将被录入家谱中,生养儿子,替家族传宗接代。通常的习俗是,媒人会为这对年轻男女安排一次双方父母都在场的、比较随意的会面,但年轻男女并不交谈。有时候父母会为儿子准备一桩权宜婚姻:女方的父亲从经济上得到好处,而男方父母则得以和背景好的家庭联姻。有时候父母会挑选一个人品好的姑娘。一个好儿子对父母之恩的回报,就是不质疑父母的决定。结婚后,他的回报依然会继续。特别是当这个儿子是家族继承人时,他必将和父母一起生活。然而众所周知的是,婆婆总是不喜欢儿媳的。婆婆总会对儿媳百般挑剔,甚至可能会把她赶回娘家,或者解除婚姻——哪怕儿子很满意自己的妻子,只想和妻子一起生活。日本的小说和自传不仅倾向于描述妻子的苦难,也很喜欢强调丈夫的痛苦。当然,丈夫屈从解除婚姻的决定,其实是在行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