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游戏 女生 其他
首页

第七百三十五章 回复(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薛正伦带到菲律宾吕宋岛的八枚“雷霆”远程战略核导弹,那实际上是整个新唐国战略火箭军的所有家当,也是目前整个新唐国核武备的全部家底。这次对日本本土发动攻击,已经用掉了四枚“雷霆”,也就是说,萧峰手里现在只剩下四枚核导弹了。由此可以看出,之前他发表的那份要用核导弹把日本所有城市全部摧毁的声明,只不过是在虚张声势而已。

如果日本人能再抗住下一轮核打击,那么萧峰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美国人在日本本土登陆。因为就整体实力来说,新唐国陆海空三军常规部队的力量,可比美国佬差远了,可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没有了核导弹的威慑,若是美国佬铁了心不让新唐国人得到占领日本的巨大荣誉,萧峰也毫无办法,至少在目前来看是这样。

但是,萧峰永远也没有机会用掉那剩下的四枚“雷霆”了,而美国人也没有机会象历史上那样,独自得到占领日本本土的巨大荣誉,因为日本人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在一二三四号“雷霆”发射后的第二天上午八点,也就是萧峰限定的必须日本无条件投降时间的最后时刻,因为无法承受核导弹的所造成的巨大伤亡和难以计数的物质损失,日本天皇裕仁无奈的向全世界发表通电:日本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和新唐国防军总司令规定的全部条件,向中国、新唐国、美国、苏联,以及其他所有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谁也不能否认,在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大事件上,新唐国的原子弹和“雷霆”核导弹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时,日本本土还有近三百万武装部队,近两千架可以用来做自杀攻击的飞机,再配合上日本人那悍不畏死的疯狂作风,这仍然是一股让人望而生畏的巨大力量。尽管在美军强大的武装力量面前,日本最终的下场肯定不会改变,但如果没有原子弹和核导弹,战争一定还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美国人接下来所要承受的伤亡,也一定还会是个天文数字。

现在,随着裕仁《终战诏书》的宣布,盟国的对日战争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但是从日本人在此前后的种种表现看来,他们虽然输了,却是输的很不服气,而且根本没有悔罪之心。对于这一点,从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罪魁祸首——日本天皇裕仁在宣布投降书前会见外相东乡茂德时的表态,就可以清楚的表现出来。

当时裕仁对东乡茂德说道:“经过连年的战争,日本的国力已经极为疲惫,难能再有力量保卫本土!新唐国人核导弹威力之恐怖,更是无法抗拒!若再打下去,只能使日本生灵涂炭。所以,朕只能同意按新唐国人提出的条件,接受盟国公告。……在此忍无可忍之际,解除忠诚军队之武装,使昨日尚效忠于朕者,明日即成为战犯,于情实有不忍。但为国家前途计,亦为不得已之事。今日之事,应以明诏天皇在遭受三国干涉时之心境为楷模。”

在后来裕仁向包括日本本土国民在内的全世界民众宣读的《终战诏书》中,他只字未提投降或日本打输了这场战争,他只是说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日本臣民“要忍受难以忍受的现实”。

从裕仁的这番言行中可以看出,这家伙一点都没有意识到他亲手发动的这场战争到底造成了多大的罪孽,他之所以宣布投降,只不过是因为看到日本已经毫无取胜的可能,为形势所迫而做出的一个无可奈何的选择罢了。

而在《终战诏书》宣布之后,包括日本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大将在内,大量日军各级军官随即自杀殉国,也足以说明日本人输的是多么不甘心。

而且,不但是日本人对这场战争的结局不服气、不甘心,同样很不服气、更不甘心的,还有美国总统杜鲁门,而且与日本人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态比起来,杜鲁门心里更为窝火。

从珍珠港事变开始到现在,美国人用了四年多的时间,经过无数次血战,牺牲了几十万士兵,经济上也付出了几乎无法忍受的巨大代价,终于跨过辽阔的太平洋,一路杀到了日本人的大门口。现在眼看着只要再努一把力,就能彻底征服日本了,哪知道在最后关头却功败垂成,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新唐国人只用了几颗原子弹,就轻松的攫取了最终征服日本这一最高荣誉。

当电台里传来日本天皇裕仁宣读《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所提出的全部条件,并请新唐**队进入日本本土受降这个消息的那一刻,自美国总统杜鲁门以下,几乎所有美国人都对新唐国,确切的说,是对新唐国那个叫做萧峰的家伙恨得牙根痒痒,恨不得把这个混蛋抓过来生吞活剥了才好。